中草藥菔萊子,中草藥名鹿轱萊子
發(fā)布時間:2022-12-02 12:29
編輯:網(wǎng)絡
點擊:291
本文目錄一覽中草藥名鹿轱萊子2,萊菔子是什么藥材3,萊菔子的功效有哪些4,有關于中藥萊菔子的藥方5,中藥茺蔚子有什么作用中草藥名鹿轱萊子你說的是不是車轱轆菜子叫車前子額2,萊菔子是什么藥材萊菔子即是蘿卜的種子,性味辛、甘……
本文目錄一覽
1,中草藥名鹿轱萊子

2,萊菔子是什么藥材
萊菔子即是蘿卜的種子,性味辛、甘,平。有消食化積,降氣化痰的作用。其可用于食積不化,中焦氣滯,腹中脹滿,噯腐吞酸,腹痛泄瀉,瀉而不暢,痰涎壅盛等癥狀。本品為十字花科植的萊菔的干燥成熟種子。別名:蘿卜子。性味功用:辛甘性平,消積化痰。食積不化,咳逆氣喘。經(jīng)驗鑒別:卵圓稍扁,表皮紫褐。種仁淡黃,富含油性。
3,萊菔子的功效有哪些
萊菔子,善于消食導滯,利氣化痰。治療食積停滯,脘腹脹滿,噯腐吞酸,不欲飲食等癥,余常用保和丸。方用:山楂(焦)300克,六神曲 (炒)、半夏(制)、茯苓各100克,陳皮、連翹、萊菔子(炒)、麥芽(炒)各50克。粉碎成細粉,煉蜜為丸,每丸重9克。1次服1~2丸,1日服2次;小兒酌減?!冻煞奖阕x》中說:“山楂酸溫性緊,善消腥膻油膩之積,行瘀破滯,為克化之藥,故以為君;神曲系蒸罨而成,其辛溫之性,能消酒食陳腐之積;萊菔子辛甘下氣,而化面積,麥芽咸溫消谷,而行瘀積,二味以之為輔;然痞堅之處,必有伏陽,故以連翹之苦寒散結而清熱;積郁之凝,必多痰滯,故以二陳化痰而行氣。此方雖純用消導,畢竟是平和之劑,故特謂之保和耳?!蓖飧性餆嵴卟灰朔谩?
治下痢赤白,腹痛,里急后重初起者,余常用《醫(yī)學衷中參西錄》中的化滯湯。方用:生杭芍50克,當歸25克,山楂30克,萊菔子(炒)25克,甘草10克,生姜10克。若身形壯實者,可加大黃、樸硝各10克下之。該方療效極佳,一般服3劑即可收功。
4,有關于中藥萊菔子的藥方
功能主治: 消食除脹,降氣化痰。用于飲食停滯、脘腹脹痛、大便秘結、積滯瀉痢、痰壅喘咳。入脾、胃、肺經(jīng),能消食除脹,功效顯著,有“沖墻倒壁”之稱。臨床習用于治療實(食、濕、積滯)證。然而,本品并非僅僅是消食除脹,對虛證用之,獲效亦佳,因其性和平,其氣味又不峻,無偏勝之弊,不可囿于“沖墻倒壁”之說,有破氣之嫌(實則是平氣之有余),而棄之不用。 用法用量:煎服,6-10g 生用吐風痰,炒用消食下氣化痰?! ∈褂米⒁猓罕酒沸辽⒑臍?,故氣虛無食積、痰滯者慎用。不宜與人參同用。1、治積年上氣咳嗽,多痰喘促,唾膿血:萊菔子15g,打碎,水煎服。
2、治百日咳:萊菔子焙燥,研細粉,白砂糖水送服少許,一日數(shù)次。
3、治齁喘痰促,遇厚味即發(fā)者:萊菔子淘凈,蒸熟,曬研,姜汁浸蒸餅丸綠豆大,每服三十丸,以口津咽下,日三服。
4、治高年咳嗽,氣逆痰痞:紫蘇子、白芥子、萊菔子。三味各洗凈,微炒,擊碎,用生絹小袋盛之,煮作湯飲,或代茶水啜用,不宜煎熬大過。
5、治一切食積:山查300g,神曲100g,半夏,茯苓各150g,陳皮、連翹、萊菔子各50g。上為末,炊餅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白湯下。
6、治氣脹氣臌:萊菔子200g,研,以水濾汁,浸縮砂仁50g,一夜,炒干,又浸又炒,凡七次,為末,每米飲服一錢。
7、治痢疾有積,后重不通:萊菔子15g,白芍10g,大黃3g,木香2g。水煎服。
8、治風秘氣秘:萊菔子(炒)12g,擂水,和皂莢末6g服。
9、治中風口噤:萊菔子、牙皂莢各6g。
以水煎服,取吐。
(朱震亨) ⑩治風頭痛及偏頭痛:萊菔子半兩,生姜汁半合。
上相和研極細,絞取汁,入麝香少許,滴鼻中搐入,偏頭痛隨左右用之。
(《普濟方》) ⑾治小兒盤腸氣痛:蘿卜子炒黃,研末。
乳香湯服半錢。
(《仁齋直指訪》) ⑿治牙疼:蘿卜子二七粒,去赤皮,細研。
以人乳和,左邊牙痛,即于右鼻中點少許,如右邊牙疼,即于左鼻中點之。
(《圣惠方》) ⒀治跌打損傷,瘀血脹痛:萊菔子二兩,生研爛,熱酒調敷。
(《方脈正宗》)
萊菔子具有消食去脹、祛痰降氣的功效。用于治療胸腹脹滿,氣滯作痛,下痢后重,痰喘咳嗽。
臨床常用藥方:
1.清金丸(《醫(yī)學集成》)治喘急痰促,遇厚味即發(fā)者:蘿卜子,淘凈,蒸熱,曬研,姜汁浸,蒸餅丸綠豆大,每服30丸,以口津咽下,每日3服。方中萊菔子祛痰降氣,為君藥。
2.(《方脈正宗》)治痢疾有積,后重不通:萊菔子15g,白芍藥9g,大黃3g,木香1.5g。水煎服。方中萊菔子消食去脹,祛痰降氣,為君藥。
3.(《仁齋直指方》)治小兒盤腸氣痛:蘿卜子,炒黃,研末,每服1.5g,乳香湯送下。方中萊菔子消食去脹,祛痰降氣,為君藥。
5,中藥茺蔚子有什么作用
本品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Houtt.的干燥成熟zhidao果實。秋季果實成熟時采割地上部分,曬干,打下果實,除去雜質?! 拘晕稓w經(jīng)】辛、苦,微寒。歸心包、肝經(jīng)。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數(shù)據(jù)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種子名茺蔚子,有毒,我國有些地區(qū),如江蘇常熟一帶,習慣將茺蔚子炒熟研粉烙餅或摻入炒米粉中作為補藥眼食,易引起中毒。掘25例中毒報道,一次食20—30g,于4—10小時發(fā)病,也有在10天內連續(xù)食500霉而卉始發(fā)病。癥狀為突然全身無力、下肢不能活動、癱瘓,周內身酸麻疼痛、胸悶、多汗、虛脫,但神志、言語清楚,舌苔和脈搏多數(shù)正常。經(jīng)搶救可不致死亡?! 竟δ苤髦巍炕钛{經(jīng),清肝明目。用于月經(jīng)不調,經(jīng)閉,痛經(jīng),目赤翳障,頭暈脹痛。 【用法用量】 4.5~9g 。 【注意】瞳孔散大者慎用。 【貯藏】置通風干燥處?! 緜渥ⅰ浚?)有報導茺蔚子炒熟研粉,一次服30克可引起中毒,容服后4~6小時出現(xiàn)胸悶無力,全身酸痛,下肢不能活動等癥狀。茺蔚子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heterophyllus Sweet 的果實。味甘、辛, 性涼。入心包、肝經(jīng)。功能:活血調經(jīng)、疏風清熱。主治:婦女月經(jīng)不調、崩中帶下、產(chǎn)后淤血作痛、肝熱頭痛、目赤腫痛或生翳膜。內服:煎湯, 6~9g;或入丸、散?! 粳F(xiàn)代研究】 主要成分:含益母草寧(Leonurinine)和茺蔚子油。亦含維生素 A 類物質。茺蔚子油中油酸占 63.75%, 亞麻酸占 21.13%?! ∷幚碜饔茫簠⒁姡嘁婺覆荩??! 九R床運用】 臨床報道: ?。? 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 茺蔚子、生牡蠣、海藻、昆布、白蒺藜、杭白芍、生地、元參、枸杞子各等份。共研細末, 煉蜜為丸, 每丸10g。每次1丸, 每日2~3次, 口服。治療50例, 基本治愈8例, 顯效18例, 好轉22 例, 無效2 例??傆行剩梗??!颈本┲嗅t(yī) 1983;(2):51】 ?。病V委熥訉m脫垂 茺蔚子、枳殼各15g, 水濃煎為100ml, 加糖適量。名為升提湯。每日服 100ml, 30天為1療程。治療Ⅰ度子宮脫垂924例, 顯效602 例, 有效173例, 無效149例?!局形麽t(yī)結合雜志?。保梗福矗唬矗ǎ矗海玻常浮俊 ∨湮樾в茫骸 ≤底优湮樘炻?茺蔚子甘辛性涼, 入心包、肝經(jīng), 活血調經(jīng)、疏風清熱;天麻味甘性平, 入肝經(jīng), 平肝息風止痙。茺蔚子功擅活血, 通絡止痛;天麻長於行氣, 平肝息風。二者合用, 共奏平肝息風止痙、活血通絡止痛之功效, 用於治療肝風內動之驚癇抽搐以及中風之頭痛頭昏、語言蹇澀、肢體麻木、半身不遂等癥?! 咀⒁馐马棥俊 ∫思桑焊窝蛔? 瞳子散大及孕婦忌服?! 《靖弊饔茫菏秤么罅寇底涌砂l(fā)生中毒。服食 20~30g 后可於4~10小時發(fā)??;亦有在10天內連續(xù)服食至500g方發(fā)病者。中毒癥狀主要為突然全身無力, 下肢不能活動呈癱瘓狀態(tài), 周身酸麻疼痛, 胸悶, 甚者汗出呈虛脫狀態(tài)。但神志、言語清楚, 舌苔、脈象均正常。發(fā)病25人, 經(jīng)治療后皆恢復?! ≈卸揪戎危骸 。? 服藥后4~6小時內出現(xiàn)中毒癥狀者, 可催吐, 或用溫鹽水洗胃, 以排除胃內殘留毒物;服藥后超過4~6小時出現(xiàn)中毒癥狀者, 可用50%硫酸鎂導瀉, 或用肥皂水灌腸, 以排除滯留在腸道的毒物。 ?。? 如果出現(xiàn)周身酸麻疼痛、下肢不能活動、呈癱瘓狀態(tài), 可治以祛風通絡、養(yǎng)血解毒。用黃芪45g, 防風15g, 龍眼肉、首烏各30g, 全蝎6g, 麝香0.3g(沖服), 水煎溫服, 日2劑?! 。? 如果汗出肢涼、口鼻氣冷, 呈虛脫狀態(tài)者, 可治以回陽救逆、益氣固脫。給予參附湯或四逆加人參湯, 水煎服?! 。? 酌情補液, 并注射強心劑。 【醫(yī)家論藥】 ?。嘬底? 白花者入氣分, 紫花者入血分。治婦女經(jīng)脈不調, 胎產(chǎn)一切血氣諸病, 妙品也。而醫(yī)方鮮知用, 時珍常以之同四物、香附諸藥治人, 獲效甚多。蓋包絡生血, 肝藏血, 此物能活血補陰, 故能明目、益精、調經(jīng), 治女人諸病也。東垣李氏言瞳子散大者, 禁用茺蔚子, 為其辛溫主散, 能助火也。當歸雖辛溫, 而兼苦甘, 能活血, 故不禁之。愚謂目得血而能視, 茺蔚行血甚捷, 瞳子散大, 血不足也, 故禁之, 非助火也。血滯病目則宜之, 故曰明目。'(《本草綱目》) `茺蔚子, 為婦人胎產(chǎn)調經(jīng)之要藥。此藥補而能行, 辛散而兼潤者也。目者, 肝之竅也, 益肝行血, 故明目益精。其氣純陽, 辛走而不守, 故除水氣。肝臟有火則血逆, 肝涼則降而順矣。大熱頭痛心煩, 皆血虛而熱之候也, 清肝散熱和血, 則頭痛心煩俱解。'(《本草經(jīng)疏》) `茺蔚, 古人止用其子。《本經(jīng)》之明目益精, 則溫和養(yǎng)血, 而又沉重, 直達下焦, 故為補益腎陰之用。除水氣者, 辛溫下降, 故能通絡而逐水。'(《本草正義》)功用主治:活血調經(jīng),疏風清熱。治婦女月經(jīng)不調,崩中帶下,產(chǎn)后淤血作痛;肝熱頭痛,目赤腫痛,或生翳膜。

【內容整理自網(wǎng)絡,若有侵權請聯(lián)系微信{chihuoyunnan}刪除,{因為內容來自網(wǎng)絡}凡涉及中藥秘方或者處方,需要請專業(yè)醫(yī)生驗證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亂用,本內容只是整理自網(wǎng)絡的參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