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藥木瓜的功效,中藥木瓜的功效是什么
發(fā)布時間:2022-12-02 11:59
編輯:網(wǎng)絡(luò)
點擊:257
本文目錄一覽1,中藥木瓜的功效是什么2,中藥木瓜什么功效3,中藥木瓜的功效和主治是什么4,木瓜的功效與作用5,藥用木瓜的功效6,藥用木瓜的作用7,中藥木瓜的作用1,中藥木瓜的功效是什么疏筋活絡(luò)和胃化濕2,中藥木瓜什么功效木瓜的美……
本文目錄一覽
1,中藥木瓜的功效是什么

2,中藥 木瓜 什么功效
木瓜的美容作用 木瓜屬于熱帶水果,有特殊而濃烈的香氣,可生吃也可熟食,且一個木瓜的維他命C含量高達200毫克,所以廣受民眾喜愛。木瓜不僅含有豐富的維他命C,并且還具備一些抗氧化物質(zhì),有抗癌的效果。其氣味甘美,又好消化,幾乎所有人都能吃。
在中醫(yī)的看法中,木瓜有消水腫、治腳氣的功能,《本草綱目》上說:木瓜治濕痹腳氣。因為木瓜有輕微的興奮作用,它的功能包括化濕、舒筋消腫、治腳氣濕痹、腰膝墮重,四肢關(guān)節(jié)不利等病。除去其藥效不談,木瓜其實是各種體型的人都適合吃的水果。
現(xiàn)代醫(yī)學(xué)證明:果實含番木瓜堿、木瓜蛋白酶、凝乳酶、胡蘿卜素等;并富含十七 種以上氨基酸及多種營養(yǎng)元素;其中所含的齊墩果成份是一種具有護肝降酶、抗炎抑菌、降低血脂等功效的化合物。
3,中藥木瓜的功效和主治是什么
來源: 為薔薇科植物皺皮木瓜的果實。 藥性: 酸;溫; 工藝: 7-8月上旬,木瓜外皮呈青黃色時采收,用銅刀切成兩瓣,不去籽。薄攤放在竹簾上曬,先仰曬幾日至顏色變紅時,再翻曬至全干。陰雨天可用文火烘干。 作用 主治(功效): 風(fēng)濕痹痛,肢體酸重,筋脈拘攣,吐瀉轉(zhuǎn)筋,腳氣水腫。 用法: 內(nèi)服:煎湯,5-10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熏洗。 注意事項: 1、不可多食,損齒及骨。2、忌鉛、鐵。3、下部腰膝無力,由于精血虛、真陰不足者不宜用。傷食脾胃未虛、積滯多者,不宜用。木瓜的功效: 木瓜性溫、味酸,入肝、脾經(jīng); 具有消食,驅(qū)蟲,清熱,祛風(fēng)的功效; 主治胃痛,消化不良,肺熱干咳,乳汁不通,濕疹,寄生蟲病,手腳痙攣疼痛等病癥。 木瓜的作用: 1、健脾消食:木瓜中的木瓜蛋白酶,可將脂肪分解為脂肪酸;現(xiàn)代醫(yī)學(xué)發(fā)現(xiàn),木瓜中含有一種酵素,能消化蛋白質(zhì),有利于人體對食物進行消化和吸收,故有健脾消食之功。 2、抗疫殺蟲:番木瓜堿和木瓜蛋白酶具有抗結(jié)核桿菌及寄生蟲如絳蟲、蛔蟲、鞭蟲、阿米巴原蟲等作用,故可用于殺蟲抗癆。 3、通乳抗癌:木瓜中的凝乳酶有通乳作用,番木瓜堿具有抗淋巴性白血病之功,故可用于通乳及治療淋巴性白血?。ㄑ?。 4、補充營養(yǎng),提高抗病能力:木瓜中含有大量水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質(zhì)、脂肪、多種維生素及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可有效補充人體的養(yǎng)分,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 5、抗痙攣:木瓜果肉中含有的番木瓜堿具有緩解痙攣疼痛的作用,對腓腸肌痙攣有明顯的治療作用。 
4,木瓜的功效與作用
木瓜有健脾消食的作用。木瓜中的木瓜蛋白酶,可將脂肪分解為脂肪酸。木瓜中含有一種酵素,能消化蛋白質(zhì),有利于人體對食物進行消化和吸收,因此有健脾消食之功。吃了太多的肉食,脂肪容易堆積在下半身,木瓜里的酵素,可幫助分解肉食,減低胃腸的工作量,讓肉感的雙腿慢慢變得更有骨感。 它獨有的番木瓜堿具有抗菌素腫瘤功效,并能阻止人體致癌物質(zhì)亞硝胺的合成,對淋巴性白血病細胞具有強烈抗癌活性。木瓜所含的齊墩果成分是一種具有護肝降酶、抗炎抑菌、降低血脂、軟化血管等功效的化合物。 木瓜酶對乳腺發(fā)育很有助益,有催奶的效果顯著,乳汁缺乏的婦女食用能增加乳汁。豐胸要用青木瓜效果最好。 因為木瓜性溫,不寒不燥,其中的營養(yǎng)容易被皮膚直接吸收,特別是可發(fā)揮潤肺的功能。當肺部得到適當?shù)淖虧櫤螅湍芨玫匦袣饣钛?,使身體更易吸收充足的營養(yǎng),從而讓皮膚變得光潔、柔嫩、細膩,皺紋減少、面色紅潤。 木瓜中的番木瓜堿,對人體有小毒,每次食量不宜過多,過敏體質(zhì)者應(yīng)慎食。 懷孕時不能吃木瓜只是怕引起子宮收縮腹痛,但不會影響胎兒。中藥木瓜疏通經(jīng)絡(luò),驅(qū)風(fēng)活血,有強壯、興奮、鎮(zhèn)痛、平肝、和脾、化濕舒筋的效能。中藥木瓜的功效與作用中藥木瓜疏通經(jīng)絡(luò),驅(qū)風(fēng)活血,有強壯、興奮、鎮(zhèn)痛、平肝、和脾、化濕舒筋的效能,主治中暑,霍亂轉(zhuǎn)筋,腳氣水腫,濕痹等癥;浸酒(木瓜酒)服,治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痛。1、《雷公炮炙論》:調(diào)營衛(wèi),助谷氣。2、《別錄》:主濕痹邪氣,霍亂大吐下,轉(zhuǎn)筋不止。3、《本草再新》:斂肝和脾胃,活血通經(jīng)4、《海藥本草》:斂肺和胃,理脾伐肝,化食止渴。5、《日華子本草》:止吐瀉奔豚及腳氣水腫,冷熱痢,心腹痛,療渴。6、《日用本草》:治腳氣上攻,腿膝疼痛,止渴消腫。7、《食療本草》:治嘔畹風(fēng)氣,吐后轉(zhuǎn)筋,煮汁飲之。8、《本草拾遣》:下冷氣,強筋骨,消食,止水痢后渴不止,作飲服之。又腳氣沖心,取一顆去子,煎服之,嫩者更佳。又止嘔逆,心膈痰唾。
5,藥用木瓜的功效
木瓜是藥食具佳的瓜果,中醫(yī)認為木瓜味甘、平,有補脾、益胃、催乳、消食、驅(qū)蟲的效用,可用于脾胃虛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飲食積滯、產(chǎn)后缺乳、脘腹疼痛、驅(qū)除絳蟲、蛔蟲等病癥。 1、清心潤肺 可燉食,冰糖燉木瓜可清心潤肺,醫(yī)治喉炎等疾患。 2、延年益壽 木瓜在中國還有“萬壽果”之稱,多吃可延年益壽。 3、呵護秀發(fā) 以木瓜煎湯洗發(fā),可增加頭發(fā)的光澤?!短绞セ莘健分杏涊d:用木瓜浸油梳頭,可治“發(fā)槁不澤”。 4、治療腳氣 木瓜洗腳可治腳氣水腫。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安徽廣德有個叫顧安中的人,患嚴重的腳氣,筋急腿腫,不能行走,只好乘船回家。在船行水中,他愁眉不展。心煩所至,無意中將兩腳擱在一包裝貨的麻袋上。下船時,他竟發(fā)現(xiàn)自己腫脹的腿已減輕,疼痛已消失。他十分驚奇,急忙問船家袋中裝的是何物?船家答是木瓜。顧安中回家后,即買來木瓜切片盛于袋中,每日將腳擱在上面,不久,他患的腳氣腫病就痊愈了。這一記載說明了木瓜治療風(fēng)濕痹痛確有效驗。 5、貼敷外痔 木瓜還可用來貼敷外痔。 減輕潰瘍 若以木瓜汁擦在潰瘍皮膚上,可以使?jié)兠婕铀儆稀?6、抗菌抑菌 現(xiàn)代醫(yī)學(xué)還發(fā)現(xiàn),木瓜中含有番木瓜堿,有麻醉中樞和抗阿米巴痢疾、抗腫瘤、抗菌和抗寄生蟲病等作用,對腓腸肌痙攣有明顯的治療作用,還具有抗淋巴性白血病之功。 7、促進消化 食用木瓜還有利于腸胃消化吸收。當你在宴席上,或在家庭用餐時,多食了些蛋類、肉類、牛奶,以及一些不易消化食物時,胃腸感到不舒適,吃些番木瓜后,胃腸不舒適狀況就會消失,個中原因就是番木瓜中的蛋白消化酶在起作用,這種酶素能消化蛋白,有利于人體對食物進行消化和吸收,因此有健脾消食之功。還有,吃了太多的肉食,脂肪會堆積在下半身,這時,吃些木瓜后,木瓜里的酵素,會幫助分解肉食,減低胃腸的工作量,讓肉感的雙腿慢慢變得更具骨感。 8、淡斑潤膚 木瓜有均衡、強化青少年和孕婦期的荷爾蒙的生理代謝平衡,減輕臉部黑斑、色斑、青春豆的產(chǎn)生,可淡化已生成的色斑、黑斑、潤膚養(yǎng)顏。 9、豐胸益乳 并具有明顯的豐胸效果。乳房平板的女性可多食木瓜,但用之豐胸的木瓜最好選用青木瓜。 木瓜酶對乳腺發(fā)育也很有助益,有催奶的效果,乳汁缺乏的婦女食用木瓜能增加乳汁。 10、行氣活血 木瓜所含的齊墩果成分是一種具有護肝降酶、抗炎抑菌、降低血脂、軟化血管等功效的化合物。因為木瓜性溫,不寒不燥,其中的營養(yǎng)容易被皮膚直接吸收,特別是可發(fā)揮潤肺的功能。當肺部得到適當?shù)淖虧櫤?,就能更好地行氣活血,使身體更容易吸收充足的營養(yǎng),從而讓皮膚變得光潔、柔嫩、細膩,皺紋減少,面色紅潤。 木瓜性溫味酸,平肝和胃,舒筋絡(luò),活筋骨,降血壓。番木瓜堿具有抗腫瘤的功效,并能阻止人體致癌物質(zhì)亞硝胺的合成,對淋巴性白血病細胞具有強烈抗癌活性。舒筋活絡(luò),和胃化濕。一般還作為治療下肢病的引經(jīng)藥。
6,藥用木瓜的作用
木瓜 薔薇科 貼梗海棠 chaenomeles speciosa (sweet) nakai 【別 名】鐵腳梨、秋木瓜、酸木瓜?!舅幱貌课弧拷墒旃麑??!竟δ苤髦巍科礁问娼睿臀富瘽?。用于濕痹拘攣,腰膝關(guān)節(jié)酸重疼痛,吐瀉轉(zhuǎn)筋,腳氣水腫。【現(xiàn)代研究】果實含皂苷、黃酮類、維生素c和蘋果酸、酒石酸、枸椽酸等大量有機酸。尚含過氧化氫酶、過氧化物酶、酚氧化酶、氧化酶、鞣質(zhì)、果膠等。有抗菌、保肝作用。對小鼠艾氏腹水癌和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吞噬均有抑制作用。 木瓜是我國民間的傳統(tǒng)豐胸食品,維生素a含量極其豐富,而缺乏維生素a會妨礙雌激素合成。中醫(yī)認為木瓜味甘性平,能消食健胃、滋補催乳,對消化不良者也具有食療作用。木瓜可配牛奶食用,也可以用來制作菜肴或粥食。紅棗是調(diào)節(jié)內(nèi)分泌、補血養(yǎng)顏的傳統(tǒng)食品;紅棗配上蓮子,還有調(diào)經(jīng)益氣、滋補身體的作用?! ∧竟纤赜小鞍僖婀酢敝Q?! ±顣r珍《本草綱目》中論述:木瓜性溫味酸,平肝和胃,舒筋絡(luò),活筋骨,降血壓?! ‖F(xiàn)代醫(yī)學(xué)證明:果實含番木瓜堿、木瓜蛋白酶、凝乳酶、胡蘿卜素等;并富含十七 種以上氨基酸及多種營養(yǎng)元素;其中所含的齊墩果成份是一種具有護肝降酶、抗炎抑菌、降低血脂等功效的化合物。 研究還發(fā)現(xiàn):木瓜具有阻止人體致癌物質(zhì)亞硝胺合成的本領(lǐng)。木瓜中維生素c的含量之高竟是蘋果的48倍!常食具有平肝和胃,舒筋活洛,軟化血管,抗菌消炎,抗衰養(yǎng)顏,抗癌防癌,增強體質(zhì)之保健功效;它是一種營養(yǎng)豐富、有百益而無一害的果之珍品。 木瓜外皮青綠,內(nèi)瓤橙紅,味道甜美,適合所有愛美女性。制作這款甜品時,擔心體重的女性可以加入“元貞糖”等無熱量甜味劑調(diào)味,瘦弱女性可以加入蜜蜂調(diào)味?! 〗檀蠹?guī)追N木瓜的吃法: 第一種: 1、原料:一個夏威夷木瓜或者一個廣東木瓜、水發(fā)雪耳、蓮子、百合、龍眼肉、枸杞子少許。 2、制作:將選中的木瓜一刀兩半挖去黑籽。將上述備好材料(洗凈并濾去水分)分別擺入木瓜瓢內(nèi)。上籠旺火蒸制15分鐘即可?! ∏逄鹉刍哪竟衔斗尖?;而雪耳的膠質(zhì)元素滋補且爽口;蓮子安心養(yǎng)神,屬古代妃女膳食必服之物,百合的營養(yǎng)價值很高;富含淀粉、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鈣、磷、鐵等多種礦物質(zhì),并有一股特殊的清香,為其他食物所不及,加之龍眼肉、枸杞子滋補功效的配合;令這款甜品清新味美得令人停不了口 第二種: 木瓜煲紅棗蓮子 原料:木瓜、紅棗、蓮子 調(diào)料:蜂蜜、冰糖 做法:1、紅棗、蓮子加適量冰糖,煮熟待用?!?、將木瓜剖開去籽,放入紅棗、蓮子、蜂蜜,上籠蒸透即可。中醫(yī)里面使用的木瓜其實和我們常吃的水果木瓜并不是一種東西,水果木瓜也稱為“番木瓜”,它是由番木瓜科植物番木瓜結(jié)出的果實,屬于一種熱帶水果,常生于南方一些地區(qū)。而中醫(yī)入藥使用的木瓜則是薔薇科植物貼梗海棠的果實,多生于北方地區(qū)?!侗静萁?jīng)疏》之中說到,“木瓜溫能通肌肉之滯,酸能斂濡滿之濕,瀉下大吐,轉(zhuǎn)筋不止,脾胃傷濕皆可除”?!毒霸廊珪分袑δ竟系乃幮砸彩潜容^認可的,書中說到木瓜“酸能走筋,斂能固脫,得木味之正,故尤專入肝而益血”。可見在古人的眼中,中藥木瓜乃是一味入肝脾之經(jīng)而除濕、舒筋、和肝胃的良藥。1、木瓜可除濕痹、通經(jīng)絡(luò)。木瓜味偏酸澀,藥性溫通,入藥則能起到較好的溫通經(jīng)絡(luò)、化濕消痹的作用。像現(xiàn)在很多人因體內(nèi)濕寒引起的經(jīng)絡(luò)不通、腰部及關(guān)節(jié)部位經(jīng)常出現(xiàn)疼痛等情況,木瓜服之有良效。在民間人們就常會使用木瓜泡酒來外洗,可起到一定的通經(jīng)絡(luò)、舒筋骨的作用。還有些地方則是將木瓜煮透,然后研磨成糊狀外敷,也是可以湊效的。2、木瓜可止?jié)駸嵯铝≈C。在暑夏之季,人們由于飲食不潔或者腸胃濕熱蘊結(jié)等引起的脾胃不和、瀉下痢疾之證,使用木瓜就可以起到較好的化濕和胃、除濕止痢的作用。在民間一些地區(qū),人們出現(xiàn)此類疾病的時間直接用木瓜煮水喝就可以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蛘咴偌有┸嚽安?、紫蘇葉、藿香等藥材一同煮茶內(nèi)服,其除濕熱而止痢的作用更佳。3、木瓜可緩解腳癬等皮膚疾病。在民間一些地區(qū)的人們還認為木瓜有殺蟲除癬的作用,尤其是針對于腳部常見的癬疾,用木瓜就可以得到有效緩解。對于此類皮膚方面的疾病,可以用木瓜同甘草一起煮水泡腳,每天浸泡一次,一般浸泡一周左右就可以見效。中醫(yī)里面則有用木瓜緩解腳部浮腫、疼痛的用法,比如古方之中的雞鳴散,就是用木瓜配伍紫蘇梗、陳皮、吳茱萸、桔梗、生姜等藥材一起入藥,對于風(fēng)寒濕邪下注于足膝引起的腳部水腫、疼痛難忍等情況有較好的緩解作用。藥名: 木瓜 別名: 茂、木瓜實、鐵腳梨、秋木瓜、酸木瓜。 性味: 酸;溫; 歸經(jīng): 肝;肺;腎;脾經(jīng) 功效: 舒筋活絡(luò),和胃化濕 主治: 風(fēng)濕痹痛,肢體酸重,筋脈拘攣,吐瀉轉(zhuǎn)筋,腳氣水腫。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5-10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熏洗。 用藥禁忌: 1.《食療本草》:不可多食,損齒及骨。2.《醫(yī)學(xué)入門》:忌鉛、鐵。3.《本草經(jīng)疏》:下部腰膝無力,由于精血虛、真陰不足者不宜用。傷食脾胃未虛、積滯多者,不宜用。 功效分類: 祛風(fēng)藥;和胃藥 各家論述: 1.李杲:木瓜,氣脫能收,氣滯能和。2.《綱目》:木瓜所主霍亂吐利轉(zhuǎn)筋、腳氣,皆脾胃病,非肝病也。肝雖主筋,而轉(zhuǎn)筋則由濕熱、寒濕之邪襲傷脾胃所致,故筋轉(zhuǎn)必起于足腓,腓及宗筋皆屬陽明。木瓜治轉(zhuǎn)筋,非益筋也,理脾而伐肝也,土病則金衰而木盛,故用酸溫以收脾胃之耗散,而借其走筋以平肝邪,乃土中瀉木以助金也。木平則土得令而金受蔭矣。《素問》云:酸走筋,筋病無多食酸。孟詵云:多食木瓜損齒及骨。皆伐肝之明驗,而木瓜入手、足太陰,為脾胃藥,非肝藥,益可征矣。3.《本草正》:木瓜,用此者用其酸斂,酸能走筋,斂能固脫,得木味之正,故尤專入肝益筋走血。療腰膝無力,腳氣,引經(jīng)所不可缺,氣滯能和,氣脫能固。以能平胃,故除嘔逆、霍亂轉(zhuǎn)筋,降痰,去濕,行水。以其酸收,故可斂肺禁痢,止煩滿,止渴。4.《本草新編》:木瓜,但可臣、佐、使,而不可以為君,乃入肝益筋之品,養(yǎng)血衛(wèi)腳之味,最宜與參、術(shù)同施,歸、熟(地)并用。5.《得配本草》:血為熱迫,筋轉(zhuǎn)而痛,氣為濕滯,筋緩而軟,木瓜涼血收脫,故可并治。6.《本草求真》:木瓜,酸澀而溫,止屬收斂之品,何書備著其功曰理脾、舒筋、斂肺?緣暑濕傷人,揮霍撩亂,吐瀉交作,未有不累脾胃而傷元氣,損營衛(wèi)而敗筋骨。木瓜氣味酸澀,既于濕熱可疏,復(fù)于損耗可斂,故能于脾有補,于筋可舒,于肺可斂,豈真肺胃虛弱,可為常用之味哉?然使食之太過,則又損齒與骨及犯癃閉,以其收澀甚而伐肝極,奈人僅知理腳,而不審其虛實妄投,殊為可惜。陳者良。7.《本草思辨錄》:考古方用木瓜之證,如腳氣、腳痿、腹脅脹滿,多與辛溫藥為伍,不外驅(qū)寒濕之邪,輯浮散之氣,雖功在降抑,而終不離乎斂,故其治筋病于轉(zhuǎn)戾為宜,拘攣則非其所長。獨許叔微以木瓜治項強筋急,謂少陰之筋從足至項,為肝腎受邪所致。是病雖在上而因仍在下。其以乳香、沒藥為佐使,則其以伸筋任乳、沒,不以責木瓜,亦可見矣。8.《雷公炮炙論》:調(diào)營衛(wèi),助谷氣。9.《別錄》:主濕痹邪氣,霍亂大吐下,轉(zhuǎn)筋不止。10.《食療本草》:治嘔晼風(fēng)氣,吐后轉(zhuǎn)筋,煮汁飲之。11.《本草拾遺》:下冷氣,強筋骨,消食,止水痢后渴不止,作飲服之。又腳氣沖心,取一顆去子,煎服之,嫩者更佳。又止嘔逆,心膈痰唾。12.《海藥本草》:斂肺和胃,理脾伐肝,化食止渴。13.《日華子本草》:止吐瀉奔豚及腳氣水腫,冷熱痢,心腹痛,療渴。14.王好古:去濕和胃,滋脾益肺。治腹脹善噫,心下煩痞。15.《日用本草》:治腳氣上攻,腿膝疼痛,止渴消腫。藥用木瓜的果皮較厚,硬梆梆的,果肉也十分堅硬,但氣味比較芳香而持久,只要外皮沒有損傷,把成熟后的果實擺在車內(nèi)或居室內(nèi),半年內(nèi)都不會腐爛變質(zhì),能持久地散發(fā)出好聞的芳香氣味,黃燦燦的色澤也非常漂亮誘人。我國很多典籍,對木瓜的藥用功效都有較高的評價。比如“木瓜處處有之,而宣城者最佳”,故有宣木瓜之稱。藥用木瓜性溫、味酸澀,歸肝、脾經(jīng),有舒筋活絡(luò)、平肝和胃、祛風(fēng)化濕等藥用功效,主治濕痹拘攣、腰膝關(guān)節(jié)酸重疼痛、吐瀉轉(zhuǎn)筋、腳氣水腫等癥,是治療吐瀉轉(zhuǎn)筋和腳氣腫痛的要藥。擴展資料:【性狀】果實長橢圓形或卵圓形,多縱剖為2~4瓣,長4~9厘米,寬3.5~4.5厘米。外表面紅棕色或棕褐色,光滑無皺紋,或稍粗糙;剖面果肉粗糙,顯顆粒性。種子多數(shù),密集,每子房室內(nèi)40~50粒,通常多數(shù)脫落。種子扁平三角形,氣微,味微酸澀,嚼之有沙粒感。以質(zhì)堅實、味酸者為佳。【性味歸經(jīng)】性溫,味酸。歸肝經(jīng)、脾經(jīng)?!竟πc作用】平肝舒筋、和胃化濕。屬祛風(fēng)濕藥下屬分類的祛風(fēng)濕強筋骨藥?!狙芯俊勘8?;抗菌;抑制腫瘤。木瓜沖劑對由四氯化碳引起的大鼠急性肝損害有保護作用。體外試驗,對多種腸道菌、葡萄球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水浸液對小鼠艾氏腹水癌有明顯抑制作用,其抗癌有效成分是有機酸。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wǎng)——盤點木瓜7大養(yǎng)生功效 木瓜的最佳搭配食物木瓜有健脾消食的作用。木瓜中的木瓜蛋白酶,可將脂肪分解為脂肪酸。木瓜中含有一種酵素,能消化蛋白質(zhì),有利于人體對食物進行消化和吸收,因此有健脾消食之功。吃了太多的肉食,脂肪容易堆積在下半身,木瓜里的酵素,可幫助分解肉食,減低胃腸的工作量,讓肉感的雙腿慢慢變得更有骨感。它獨有的番木瓜堿具有抗菌素腫瘤功效,并能阻止人體致癌物質(zhì)亞硝胺的合成,對淋巴性白血病細胞具有強烈抗癌活性。木瓜所含的齊墩果成分是一種具有護肝降酶、抗炎抑菌、降低血脂、軟化血管等功效的化合物。木瓜酶對乳腺發(fā)育很有助益,有催奶的效果顯著,乳汁缺乏的婦女食用能增加乳汁。
7,中藥木瓜的作用
《中國藥典》:木瓜
【拼音名】 Mù Guā
【英文名】 FRUCTUS CHAENOMELIS
【別名】貼梗海棠、鐵腳梨、皺皮木瓜、宣木瓜
【來源】本品為薔薇科植物貼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 (Sweet)Nakai 的干燥近成熟果實。夏、秋二季果實綠黃時采收,置沸水中燙至外皮灰白色,對半縱剖,曬干。
【性狀】本品長圓形,多縱剖成兩半,長4~9cm,寬2~5cm,厚1~2。5cm。外表面紫紅色或紅棕色,有不規(guī)則的深皺紋;剖面邊緣向內(nèi)卷曲,果肉紅棕色,中心部分凹陷,棕黃色;種子扁長三角形,多脫落。質(zhì)堅硬。氣微清香,味酸。
【鑒別】取本品粉末1g,加70%乙醇10ml,加熱回流 1小時,濾過,濾液照下述方法試驗。
(1)取濾液 1ml,蒸干,殘渣加醋酐 1ml使溶解,傾入試管中,沿管壁加硫酸 1~2 滴,兩液接界處顯紫紅色環(huán);上層液顯棕黃色。
(2)取濾液滴于濾紙上,待干,噴灑三氯化鋁試液,干燥后,置紫外光燈 (365nm)下觀察,顯藍色熒光。
【炮制】洗凈,潤透或蒸透后切薄片,曬干。
【性味】酸,溫。
【歸經(jīng)】歸肝、脾經(jīng)。
【功能主治】平肝舒筋,和胃化濕。用于濕痹拘攣,腰膝關(guān)節(jié)酸重疼痛,吐瀉轉(zhuǎn)筋,腳氣水腫。
【用法用量】 6~9g。
【貯藏】置陰涼干燥處,防潮,防蛀。
【備注】(1)治風(fēng)濕痹痛時一般用于腰膝酸痛者居多,常與虎骨等配用。為治吐瀉轉(zhuǎn)筋之要藥。用于暑濕霍亂,吐瀉轉(zhuǎn)筋之癥,可配伍薏苡仁、蜇砂、黃連、吳茱萸等藥同用。此外,本品又為治腳氣腫痛要藥,可配伍吳茱萸、紫蘇、檳榔同用。尚有消食作用,可用于消化不良癥。
【摘錄】《中國藥典》 《*辭典》:木瓜
【出處】《雷公炮炙論》
【拼音名】 Mù Guā
【別名】楙(《爾雅》),木瓜實(《別錄》),鐵腳梨(《清異錄》)。
【性狀】木瓜,又名:皺皮木瓜。為干燥果實,呈長圓形,??v剖為卵狀半球形,長4~8厘米,寬3.5~5厘米,厚2~8毫米。外皮棕紅色或紫紅色,微有光澤,常有皺折,邊緣向內(nèi)卷曲。質(zhì)堅硬,剖開面呈棕紅色,平坦或有凹陷的子房室,種子大多數(shù)脫落,有時可見子房隔壁。種子三角形,紅棕色,內(nèi)含白色種仁1粒。果肉味酸澀,氣微。以個大、皮皺、紫紅色者為佳。
【性味】酸,溫。
①《雷公炮炙論》:"香,甘酸。"
②《別錄》:"味酸,溫,無毒。"
③《千金·食治》:"味酸咸,溫,澀,無毒。"
④《藥品化義》:"味酸,性涼。"
⑤《玉楸藥解》:"味辛,性澀,微寒。"
【歸經(jīng)】入肝、脾經(jīng)。
①李杲:"人手足太陰血分。"
②《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肺、脾、肝三經(jīng)。"
③《本草經(jīng)疏》:"入足太陰,陽明,兼入足厥陰經(jīng)。"
④《本草正》:"入脾、肺、肝、腎四經(jīng)。"
【功能主治】平肝和胃,去濕舒筋。治吐瀉轉(zhuǎn)筋,濕痹,腳氣,水腫,痢疾。
①《雷公炮炙論》:"調(diào)營衛(wèi),助谷氣。"
②《別錄》:"主濕痹邪氣,霍亂大吐下,轉(zhuǎn)筋不止。"
③《食療本草》:"治嘔畹風(fēng)氣,吐后轉(zhuǎn)筋,煮汁飲之。"
④《本草拾遣》:"下冷氣,強筋骨,消食,止水痢后渴不止,作飲服之。又腳氣沖心,取一顆去子,煎服之,嫩者更佳。又止嘔逆,心膈痰唾。"
⑤《海藥本草》:"斂肺和胃,理脾伐肝,化食止渴。"
⑥《日華子本草》:"止吐瀉奔豚及腳氣水腫,冷熱痢,心腹痛,療渴。"
⑦王好古:"去濕和胃,滋脾益肺。治腹脹善噫,心下煩痞。"
⑧《日用本草》:"治腳氣上攻,腿膝疼痛,止渴消腫。"
⑨《本草再新》:"斂肝和脾胃,活血通經(jīng)。"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錢;或入丸、散。外用:煎水熏洗。
【注意】 ①《食療本草》:"不可多食,損齒及骨。"
②《醫(yī)學(xué)入門》:"忌鉛、鐵。"
③《本草經(jīng)疏》:"下部腰膝無力,由于精血虛,真陰不足者不宜用。傷食脾胃未虛,積滯多者,不宜用。"
【附方】 ①治吐瀉轉(zhuǎn)筋:㈠木瓜一枚(大者,四破),陳倉米一合。上件藥,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半,去滓,時時溫一合服之。(《圣惠方》)㈡木瓜汁一盞,木香末一錢匕。上二味,以熱酒調(diào)下,不拘時。(《圣濟總錄》)㈢木瓜干一兩,吳茱萸半兩(湯七次),茴香一分,甘草(炙)一錢。上銼為散,每服四大錢,水一盞半,姜三片,紫蘇十葉,煎七分,去滓,食前服。(《三因方》木瓜湯)
②止吐:木瓜(末)、麝香、膩粉,木香(末)、檳榔(末),各一字。上同研,面糊丸,如小黃米大,每服一二丸,甘草水下,無時服。(《小兒藥證直訣》木瓜丸)
③治瀉不止:米豆子二兩,木瓜、干姜、甘草各一兩。為細末,每服二錢,米飲調(diào),不以時。(《雞峰普濟方》木瓜湯)
④治風(fēng)濕客搏,手足腰膝不能舉動:木瓜一枚,青鹽半兩。上用木瓜去皮臍,開竅填吳茱萸一兩,去枝,將線系定,蒸熱細研,入青鹽半兩,研令勻,丸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茶酒任下,以牛膝浸酒服之尤佳。食前。(《楊氏家藏方》水瓜丸)
⑤治腰痛,補益壯筋骨:牛膝二兩(溫酒浸,切,焙),木瓜一枚(去頂、穰,入艾葉一兩蒸熟),巴戟(去心)、茴香(炒)、木香各一兩,桂心半兩(去皮)。上為細末,入熟木瓜并艾葉同杵千下,如硬,更下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鹽湯下。(《御藥院方》木瓜丸)
⑥治腳膝筋急痛:煮木瓜令爛,研作漿粥樣,用裹痛處,冷即易,一宿三、五度,熱裹便差。煮木瓜時,入一半酒同煮之。(《食療本草》)
⑦治筋急項強,不可轉(zhuǎn)側(cè):宣州木瓜二個(取蓋去穰),沒藥二兩(研),乳香一兩(研)。上二味納木瓜中,用蓋子合了,竹簽定之,飯上蒸三、四次,爛,研成膏子,每服三、五匙,地黃酒化下(生地黃汁半盞,無灰上醞二盞和之,用八分一盞,熱暖化膏)。(《本事方》水瓜煎)
⑧治一切腳氣,腿膝疼痛:花木瓜一個(切下頂作蓋,去穰),附子一只,炮去皮,曬,為細末。上將附子末安在木瓜內(nèi),再以熟艾實之,將頂蓋之,用竹簽簽定,復(fù)以麻線縛之。用米醋不拘多少,于瓷器內(nèi)煮爛,石器中爛研為膏,即用二、三只碗,以匙攤于碗內(nèi),自看厚薄得所,連碗覆于焙籠上慢火焙,時時以手摸,如不沾手,以匙抄轉(zhuǎn)依前攤開,勿令面上焦干,恐成塊子,如此數(shù)次,看干濕得所,方可為丸,空心用溫酒送下三、五十丸。(《魏氏家藏方》木瓜丸)
⑨治干腳氣,痛不可忍者:干木瓜一個,明礬-兩,煎水,乘熱熏洗,(《奇效良方》)
⑩治濕腳氣,上攻心胸,壅悶痰逆:木瓜一兩(干者),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人參一兩(去蘆頭),桂心半兩,丁香半兩,檳榔二兩。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姜湯下三十丸。(《圣惠力》木瓜丸)
⑾治腳氣疼痛,不問男女皆可服。如人感風(fēng)濕流注,腳足痛不可忍,筋脈浮腫,宜服之:檳榔七枚,陳皮(去白)、本瓜各一兩,吳茱萸、紫蘇葉各三錢,桔梗(去蘆)、生姜(和皮)各半兩。上細切,只作一遍煎,用水三大碗,慢火煎至一碗半,去渣,再入水二碗煎渣,取一小碗,兩次藥汁相和,安置床頭,次日五更,分作三、五服,只是冷服,冬月略溫服亦得。(《證治準繩》雞鳴散)
⑿治腳氣沖心,胸膈痞滯,煩悶:大腹皮一枚,紫蘇一分,干木瓜一分,甘草一分(炙),木香一分,羌活一分。細銼為飲子,分作三服。每服,用水一升煎至三分,通口服之。(《傳冢秘寶方》木瓜散)
⒀治赤白?。罕竟?、車前子、罌粟殼各等分。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米飲調(diào)下。(《昔濟方》木瓜散)
⒁治臍下絞痛:木瓜一、二片,桑葉七片,大棗三枚,(碎之)。以水二升,煮取半升,頓服之。(《孟詵方》)
⒂治積年氣塊,臍腹疼痛:木瓜一兩(三枚),硇砂二兩(以醋一盞,化去夾石)。上件木瓜切開頭,去瓤子,納硇砂,醋入其間,卻以瓷碗盛,于日中曬,以木瓜爛為度,卻研。更用米醋五升,煎上件藥如稀湯,以一瓷瓶子盛,密蓋,要時旋以附子末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以熱酒化一丸服之。(《圣惠方》木瓜丸)
⑩治蕁麻疹:木瓜六錢,水煎,分二次服,每日一劑。(內(nèi)蒙古《中草藥新醫(yī)療法資料選編》)
【備注】此外,在少數(shù)地區(qū)尚有以下列同屬植物的果實作木瓜使用:①榠櫨的果實,使用于華東,西南和河南等地,商品稱"光皮木瓜",干燥后果皮光滑不皺,參見"榠櫨"條。②木桃的果實,使用于西南和陜西等地,參見"櫨子"條。③木瓜海棠的果實。使用于甘肅。④西藏木瓜的果實。使用于西藏。
【摘錄】《*辭典》 《中華本草》:木瓜
【出處】出自《雷公炮炙論》
【拼音名】 Mù Guā
【英文名】 Common Floweringquince Fruit, Fruit of Common Floweringquince
【別名】楙、木瓜實、鐵腳梨、秋木瓜、酸木瓜。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haenomeles
【性味】酸;溫;
【歸經(jīng)】肝;肺;腎;脾經(jīng)
【功能主治】舒筋活絡(luò),和胃化濕。主風(fēng)濕痹痛,肢體酸重,筋脈拘攣,吐瀉轉(zhuǎn)筋,腳氣水腫。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5-10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熏洗。
【注意】 1.《食療本草》:不可多食,損齒及骨。
2.《醫(yī)學(xué)入門》:忌鉛、鐵。
3.《本草經(jīng)疏》:下部腰膝無力,由于精血虛、真陰不足者不宜用。傷食脾胃未虛、積滯多者,不宜用。
【各家論述】 1.李杲:木瓜,氣脫能收,氣滯能和。
2.《綱目》:木瓜所主霍亂吐利轉(zhuǎn)筋、腳氣,皆脾胃病,非肝病也。肝雖主筋,而轉(zhuǎn)筋則由濕熱、寒濕之邪襲傷脾胃所致,故筋轉(zhuǎn)必起于足腓,腓及宗筋皆屬陽明。木瓜治轉(zhuǎn)筋,非益筋也,理脾而伐肝也,土病則金衰而木盛,故用酸溫以收脾胃之耗散,而借其走筋以平肝邪,乃土中瀉木以助金也。木平則土得令而金受蔭矣?!端貑枴吩疲核嶙呓?,筋病無多食酸。孟詵云:多食木瓜損齒及骨。皆伐肝之明驗,而木瓜入手、足太陰,為脾胃藥,非肝藥,益可征矣。
3.《本草正》:木瓜,用此者用其酸斂,酸能走筋,斂能固脫,得木味之正,故尤專入肝益筋走血。療腰膝無力,腳氣,引經(jīng)所不可缺,氣滯能和,氣脫能固。以能平胃,故除嘔逆、霍亂轉(zhuǎn)筋,降痰,去濕,行水。以其酸收,故可斂肺禁痢,止煩滿,止渴。
4.《本草新編》:木瓜,但可臣、佐、使,而不可以為君,乃入肝益筋之品,養(yǎng)血衛(wèi)腳之味,最宜與參、術(shù)同施,歸、熟(地)并用。
5.《得配本草》:血為熱迫,筋轉(zhuǎn)而痛,氣為濕滯,筋緩而軟,木瓜涼血收脫,故可并治。
6.《本草求真》:木瓜,酸澀而溫,止屬收斂之品,何書備著其功曰理脾、舒筋、斂肺?緣暑濕傷人,揮霍撩亂,吐瀉交作,未有不累脾胃而傷元氣,損營衛(wèi)而敗筋骨。木瓜氣味酸澀,既于濕熱可疏,復(fù)于損耗可斂,故能于脾有補,于筋可舒,于肺可斂,豈真肺胃虛弱,可為常用之味哉?然使食之太過,則又損齒與骨及犯癃閉,以其收澀甚而伐肝極,奈人僅知理腳,而不審其虛實妄投,殊為可惜。陳者良。
7.《本草思辨錄》:考古方用木瓜之證,如腳氣、腳痿、腹脅脹滿,多與辛溫藥為伍,不外驅(qū)寒濕之邪,輯浮散之氣,雖功在降抑,而終不離乎斂,故其治筋病于轉(zhuǎn)戾為宜,拘攣則非其所長。獨許叔微以木瓜治項強筋急,謂少陰之筋從足至項,為肝腎受邪所致。是病雖在上而因仍在下。其以乳香、沒藥為佐使,則其以伸筋任乳、沒,不以責木瓜,亦可見矣。
8.《雷公炮炙論》:調(diào)營衛(wèi),助谷氣。
9.《別錄》:主濕痹邪氣,霍亂大吐下,轉(zhuǎn)筋不止。
10.《食療本草》:治嘔晼風(fēng)氣,吐后轉(zhuǎn)筋,煮汁飲之。
11.《本草拾遺》:下冷氣,強筋骨,消食,止水痢后渴不止,作飲服之。又腳氣沖心,取一顆去子,煎服之,嫩者更佳。又止嘔逆,心膈痰唾。
12.《海藥本草》:斂肺和胃,理脾伐肝,化食止渴。
13.《日華子本草》:止吐瀉奔豚及腳氣水腫,冷熱痢,心腹痛,療渴。
14.王好古:去濕和胃,滋脾益肺。治腹脹善噫,心下煩痞。
15.《日用本草》:治腳氣上攻,腿膝疼痛,止渴消腫。
【摘錄】《中華本草》減肥原理:木瓜里內(nèi)含木瓜酵素,而青木瓜的木瓜酵素是成熟木瓜的二倍左右,這些木瓜酵素不僅可分解蛋白質(zhì)、糖類,更可分解脂肪(其分解脂肪的能力可以說是木瓜最大的特色),通過分解脂肪可以去除贅肉,縮小肥大細胞,促進新陳代謝,及時把多余脂肪排出體外,從而達到減肥的目的!鄭秀文就要求大吃木瓜來減肥,她夠瘦吧!) 豐胸原理:青木瓜自古就是第一豐胸佳果,木瓜中豐富的木瓜酶對乳腺發(fā)育很有助益,而木瓜酵素中含豐富的豐胸激素及維生素A等養(yǎng)份,能刺激女性荷爾蒙分泌,并能刺激卵巢分泌雌激素,使乳腺暢通,達到豐胸的目的。 林熙蕾、徐懷鈺等眾多美女明星都通過食用木瓜來豐胸木瓜:性味酸溫。具有舒筋活絡(luò),和胃化濕,消暑解渴,順氣,止咳,潤肺,助消化,健脾胃之功效。

【內(nèi)容整理自網(wǎng)絡(luò),若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微信{chihuoyunnan}刪除,{因為內(nèi)容來自網(wǎng)絡(luò)}凡涉及中藥秘方或者處方,需要請專業(yè)醫(yī)生驗證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亂用,本內(nèi)容只是整理自網(wǎng)絡(luò)的參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