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熱的中草藥,什么草藥能退燒
發(fā)布時間:2022-12-01 05:43
編輯:網(wǎng)絡
點擊:321
本文目錄一覽什么草藥能退燒2,感冒退燒中草藥有哪些3,吃什么中藥退熱4,治感冒的中草藥有哪些5,有什么草藥是退燒的6,感冒退燒中草藥有哪些7,能退燒清熱解毒的中成藥有哪些8,什么中藥能退燒去火9,退火去熱的中藥材有哪些什么草藥能退燒……
本文目錄一覽
1,什么草藥能退燒

2,感冒退燒中草藥有哪些
感冒引起的發(fā)熱,其中有風寒發(fā)熱,在用藥上可用麻黃、桂枝。而風熱感冒發(fā)熱??捎蒙H~、薄荷、青蒿、地骨皮、石膏等藥物。

3,吃什么中藥退熱

4,治感冒的中草藥有哪些
二、治感冒的常用中藥:1、感冒退熱沖劑(大青葉、板藍根、連翹、草河車)適用于感冒有風熱表現(xiàn)者,發(fā)熱或不發(fā)熱,伴頭痛、咽痛口干、化驗白細胞計數(shù)與分類均不高??擅咳諞_服3-4次,每次l袋。發(fā)熱高,可每次2袋。咽痛者,可含漱后吞下。2、感冒片(豆豉、桑葉、菊花、銀花、連翹、牛蒡子、甘草、桔梗、鉤藤、竹葉、荊芥、薄荷)適用于風熱感冒,略有怕冷發(fā)熱或不發(fā)熱,鼻塞咽痛,頭痛。可每日服3次;每次吞服6片。3、銀翹解毒片(豆豉、銀花、連翹、荊芥、薄荷腦、甘草、桔梗、板藍根、竹葉)藥物組成與感冒片近似,適應證同感冒片,可每日服2-3次,每次4片。4、感冒寧(荊芥、防風、紫蘇、大青葉、四季青)適用于感冒有風寒表證者,有明顯怕冷,或有發(fā)熱,伴頭痛、鼻塞流清水涕。可每日服3-4次,每次1袋。5、午時茶(茅術(shù)、陳皮、柴胡、連翹、白芷、枳實、山楂、羌活、前胡、防風、藿香、甘草、神曲、川芎、茶葉、厚樸、桔梗、麥芽、蘇葉)適用于治風寒感冒或有內(nèi)傷積食挾感冒者,可每服1包,煎服或沸水泡服,藥汁宜多,服后最好蓋被使微微出汗。6、川芎茶調(diào)散(薄荷、川芎、羌活、甘草、白芷、細辛、防風、荊芥)適用于寒感冒之頭痛較重者,本藥也可用于無感冒而頭痛者??擅恐芊?次,每次服6克。7、銀黃片(銀花提取物、黃芩素)適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如急性咽炎,急性扁桃體炎,也可用于丹毒、腸炎??擅咳辗?-4次,每次服2片。8、抗炎靈(一見喜)適用于上呼吸道感染,也可用于菌痢、尿路感染。每日服4次,每次服4-6片。9、清熱消炎片(蒲公英)適用于上呼吸道感染,也可用于瘡癤、乳腺炎。每日服4-6次,每次服8片。10、四季青片(四季青葉)適用于上呼吸道感染,也可用于腸炎、外傷感染或瘡癤。每日服3-4次,每次服6片。
5,有什么草藥是退燒的
孩子小,喝草藥不太現(xiàn)實吧,直接買兒童版的退燒藥好了,沒事的,草藥,小孩子更不愿意喝的
6,感冒退燒中草藥有哪些
感冒引起的發(fā)熱,其中有風寒發(fā)熱,在用藥上可用麻黃、桂枝。而風熱感冒發(fā)熱常可用桑葉、薄荷、青蒿、地骨皮、石膏等藥物。
7,能退燒清熱解毒的中成藥有哪些
西藥退燒作用較強,使用后易大量出汗,可以使體溫在短時間內(nèi)迅速下降,但是易導致脫水、電解質(zhì)紊亂等,甚至出現(xiàn)休克等情況,使病情更加復雜,而且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清熱解毒中成藥退燒就成為很多人,尤其是老人、小孩、體質(zhì)虛弱者的選擇?!捌旭ァ币鉃椤耙黄纯扇ヱァ??!榜ァ奔础盁?、毒、腫、痛”,也是西醫(yī)所說的“炎癥”。對登革熱、埃博拉出血熱等熱性病、無名高熱、低熱癥狀都有很好的作用。?西藥退燒作用較強,使用后易大量出汗,可以使體溫在短時間內(nèi)迅速下降,但是易導致脫水、電解質(zhì)紊亂等,甚至出現(xiàn)休克等情況,使病情更加復雜,而且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中藥退燒藥就成為很多人,尤其是老人、小孩、體質(zhì)虛弱者的選擇。市場上有很多退熱用的中成藥,具體該如何選擇呢? -單純退燒的中藥 中藥類退燒藥可以分為單藥提取物,例如柴胡注射液、羚羊角注射液等。以及復方制劑,如麻黃湯、銀翹片及清開靈注射液等,有湯藥、中成藥及注射液等劑型。 中藥柴胡、羚羊角具有明確的退熱作用,由其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制成口服液或者注射液,可以用于體溫超過38.5攝氏度的高熱病人,或者有抽搐危險的低熱病人。這類藥物起效較快、作用緩和而持久,一般不會導致大量出汗等后果。臨床上適應癥比較廣泛,當病情急重時多選注射液靜脈使用。 -復方制劑既退熱又治本 具有退燒作用的復方制劑,除了退燒,還可以對病證本身進行治療,包括麻黃湯、銀翹片及清開靈注射液等。目前常見的感冒多發(fā)生在受涼或受風后,除了發(fā)燒,還常有怕冷、怕風的表現(xiàn),并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癥狀。可以選用感冒清熱沖劑、強力銀翹片或vc銀翹片、正柴胡飲等。這些藥物均有辛透散邪的功效,可以實現(xiàn)中醫(yī)所謂的“驅(qū)邪外出”,用藥后體溫可以下降,并伴有其他癥狀的好轉(zhuǎn)。 對于外感風寒所致的高熱,可采用麻黃湯散寒解表、驅(qū)邪外出。安宮牛黃丸、紫雪丹、至寶丹被稱為“溫病三寶”,也是臨床常用的退熱之品,安宮牛黃丸常用于高熱伴神志昏迷的病人,紫雪丹、至寶丹用于小兒高熱,尤其是伴有驚厥時。 患者服用此類藥物后會微微出汗,要注意保暖、避免風寒及再次受涼等。而且要多飲水,及時補充體液。治療期間應保持清淡、營養(yǎng)豐富的飲食,如菜粥、蛋羹等,忌吃辛辣油膩及生冷之品,防止因飲食不節(jié)而加重病情,或使病情遷延難愈。 -清熱解毒的退燒藥 另外還有很多以清熱解毒為主的中成藥,也可作為退燒藥,如清熱解毒口服液、熱炎寧口服液、雙黃連口服液、銀黃口服液、清開靈口服液等,主要應用在表證已經(jīng)解除,但仍有內(nèi)熱的情況下。一般用在感冒的中后期,患者仍然發(fā)熱,但已沒有怕冷、咽痛、咳嗽咯痰、口干欲飲、小便發(fā)黃等表現(xiàn)。 而且,此類藥物還可以用在伴有發(fā)熱的肺炎、膽囊炎等疾病的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中。在使用這類藥物時應該注意不要食用辛熱類食品,如辣椒、生姜等。可以進食西瓜、苦瓜等寒涼類的水果和蔬菜,以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在服用本類藥物時可能會出現(xiàn)大便偏稀等現(xiàn)象,這是邪熱外出的表現(xiàn),不用緊張。
8,什么中藥能退燒去火
當病毒、細菌等病原體侵犯人體時,或者人體組織發(fā)生廣泛性損壞和破壞性病變時,就會引起發(fā)熱、發(fā)燒。其中有70%的兒童發(fā)燒是受到病毒感染,其余的則是細菌感染造成。 目前臨床上應用的退燒藥有阿司匹林、安乃近等,這些藥物通過抑制體溫,促使出汗而達到散熱退燒的作用,這些退燒藥只是一種對癥治療藥,不能消除病因,它們均有一定的不良反應,主要表現(xiàn)有肝功能損害、黃疸、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和腎損害等方面。如20世紀70年代,因兒童濫用阿司匹林在北美高發(fā)的瑞氏綜合癥即是如此,其致死率高達30%。因此,在輕度發(fā)燒(如38oC左右)時,一般不宜服用這些退燒藥,以免降低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延誤病情。輕度發(fā)燒時,宜服用集治療和調(diào)養(yǎng)于一體的中藥。 中藥能從根本上消除由于細菌、病毒等病原體或炎癥引起的發(fā)熱發(fā)燒,通過消除病因而達到退燒的目的。板藍根在臨床上清熱涼血、抗病毒抗菌作用明顯,用量大,堪稱中成藥之最。國內(nèi)外專家研究成果表明板藍根具有顯著的清除體內(nèi)能引起體溫升高的熱原的作用,并已分離得到這種活性物質(zhì)。板藍根的退燒作用即是通過殺滅體內(nèi)的病毒細菌等病原體、清除引起發(fā)燒的過氧自由基和熱原等因素而實現(xiàn)的。在低燒的情況下,服用板藍根等中成藥,不但能夠有效的退燒,同時,還能夠促進身體的康復和免疫力抵抗力的增強。去火 的是三黃片,川心蓮,可以試試中藥茶水去火?;鹑匀煌?。 如:金銀花,菊花,梔子,生地,連翹,薄荷,竹葉等具有清熱敗火作用的食物種類較多,一般針對上火時不同癥候可分下列幾類: (1)清熱解毒類:如菊花、黃瓜、板藍根、番茄、竹筍、綠豆、豆腐、芹菜、荸薺、菱角、馬齒莧、金針菜等,多有抗菌消炎作用,適用于各種實火癥候。 (2)苦寒制火類:如苦瓜、苦菜、厥菜、絲瓜、田螺、茄子、小米、蕎麥等,可以寒涼之性化熱降火,多用于實火癥。 (3)利濕瀉火類:如冬瓜、西瓜、薏仁、扁豆、大麥、莧菜、甜瓜、赤小豆、萵筍、綠豆芽、雞內(nèi)金等,適用于各種實火癥候。 (4)攻下實火類:如大黃、知母、黃連、黃芩、香蕉、芹菜、馬鈴薯、白蘿卜等,適用于小便短黃、大便干結(jié)、口干口苦、腹脹納差等癥候。 (5)涼血斂血類:如蓮藕、梨、荸薺、生地、木耳、糯米、藕粉、薺菜、玉米須、芒果、竹葉、白茅根、馬齒莧等,可用于鼻衄、便血、尿血、牙齦出血等血熱妄行的情況 .1、輕微感冒(噴嚏、流涕):保嬰丹(風寒感冒)、?;撬犷w粒(風熱感冒)、珠珀猴棗散、小兒寶泰康(風熱)、小兒感冒顆粒、馥感林口服液、小兒金丹 2、感冒、發(fā)熱:雙黃連口服液、好娃娃感冒顆粒(小兒新)、?;撬犷w粒、保嬰丹 3、感冒、咳嗽:猴棗牛黃散、保嬰丹、小兒感冒顆粒、小兒清肺口服液(同仁堂)、小兒止咳糖漿(露)、清宣止咳露 4、咳嗽、多痰:小兒止咳糖漿(露)、清肺化痰顆粒、沐舒坦、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保嬰丹、猴棗牛黃散、健兒清解液 5、嚴重鼻塞、膿涕:鼻淵舒、滴寧、0.5%麻黃素滴鼻(禁用滴鼻凈) 6、退燒:泰諾林、美林、臣功再欣、小兒退熱貼 自己補充的還有金銀花
9,退火去熱的中藥材有哪些
退火去熱的中藥材很多,但最好經(jīng)過搭配(配伍),藥效才能達到最佳。
一、常用的退火去熱的中藥材: 大黃、黃連、黃柏、天冬、麥冬、玄參、連翹、金銀花、大青葉、蓮子芯、桅子、菊花、丹皮、苦參、白茅根、炒麥芽、竹葉、燈心草、生地、玉竹等。
二、配伍:
1、連子20克(不去蓮心),桅子10克(用紗布包扎),加冰糖適量,水煎,吃蓮子喝湯。蓮子可以補脾止瀉,益腎澀精,養(yǎng)心安神。桅子可瀉火除煩,清熱利尿,涼血解毒。
2、用梔子10克.蓮芯3克.菊花3克泡喝,
3、丹皮10克、苦參5克、黃連3克水煎。
4、竹葉10、甘草3、燈心草10、生地10、麥冬10煮成茶飲,具有清心瀉火的作用。虛火上升的人可常喝百合、銀耳、玉竹煮的甜湯,具有清心養(yǎng)陰作用。
5、黃連是最好的下火中藥,若心火較盛,黃連以清心瀉火。如果覺得苦,可以加一點甘草,一起配著泡水喝。
6、清熱解毒,治療頭痛口渴、咽喉腫痛:金銀花10克,菊花10克,茉莉花3克,加入沸水泡茶飲用。
7、清熱、解暑:金銀花10克水煎,濾出湯汁加冰糖后飲用。
8、清暑止渴,清心利尿:冬瓜、綠豆各適量,白茅根30克水煎。
9、菊麥養(yǎng)生茶:10朵菊花,10粒麥冬,20克炒麥芽。其中,菊花的作用是清肝明目,麥冬能養(yǎng)神、清心火,炒麥芽能舒肝健脾,每天照這個用量配上這3味中藥,用開水沖沏,代茶飲用便可。
三、清火去熱的中成藥:
1、肺火旺,養(yǎng)陰清肺丸、麥味地黃丸。
2、清心火肺火、胃火清:火梔麥片最好。
3、穿心蓮片:穿心蓮片是常用的廉價中成藥。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疼的作用。傳統(tǒng)應用于熱毒侵襲所致咽 喉腫痛,口干舌燥,咳嗽咯痰等的治療。
4、牛黃解毒片:可清熱解毒、散風止痛,用于肺胃蘊熱引起的頭目眩暈,口鼻生瘡。
5、牛黃清火丸:清熱、散風、解毒,可用于肝、胃、肺蘊熱引起的頭暈目眩、口鼻生瘡、風火牙疼、咽喉腫痛、痄腮紅腫、耳鳴腫痛。
6、黃連羊肝丸:有瀉火明目的作用,用于肝火旺盛、眼睛腫痛、視物昏暗等。
7、龍膽瀉肝丸:清肝膽之火,用于肝膽濕熱(對腎有損害,用前需咨詢醫(yī)生)。
8、羚羊清肺丸:主要作用是清肺利咽、止咳嗽??捎糜诜螣崾?、因氣候變化導致的邪氣入侵、身體發(fā)熱、頭暈、嗓子腫痛等。
9、清肺抑火丸:具有清肺止咳、化痰通便作用??捎糜诜螣峥人浴⑻迭S黏稠、口干咽痛、大便干燥等。
10、梔子金花丸: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功效??捎糜诜挝笩崾?、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咽喉腫痛、大便秘結(jié)。
11、板藍根顆粒:可用于病毒性感冒、咽喉腫痛。
12、雙黃蓮口服液:具有清熱解毒功效,可用于風熱感冒、發(fā)熱、咳嗽、咽痛。
13、同仁牛黃清心丸:具有益氣養(yǎng)血、鎮(zhèn)靜安神、化痰息風作用。用于痰熱上擾引起的胸中郁熱、驚悸虛煩、頭目眩暈、中風不語、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語不清、神志昏迷等。
14、安宮牛黃丸:主要用于高熱昏迷、熱入心包、痰迷心竅、肝昏迷、中風、病毒性感冒、小兒高熱等。
15、牛黃清胃丸:具有清胃瀉火、潤燥通便功效??捎糜谖富鹗?、頭暈目眩、口舌生瘡、牙齦腫痛、便秘尿赤。
16、牛黃上清丸:主要用于清上焦火,比如口舌生瘡、眼睛腫痛、牙齦腫痛等。
17、三黃片:用于咽喉腫痛、牙齦出血、心煩口渴等。
18、新清寧片:活血化淤,用于喉腫、眼睛痛、便秘等。
19、去腎火:知柏地黃丸。

【內(nèi)容整理自網(wǎng)絡,若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微信{chihuoyunnan}刪除,{因為內(nèi)容來自網(wǎng)絡}凡涉及中藥秘方或者處方,需要請專業(yè)醫(yī)生驗證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亂用,本內(nèi)容只是整理自網(wǎng)絡的參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