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頭草中草藥,這是什么藥草學(xué)名是有何藥用價值
發(fā)布時間:2022-12-01 03:45
編輯:網(wǎng)絡(luò)
點(diǎn)擊:289
本文目錄一覽這是什么藥草學(xué)名是有何藥用價值2,金頂鶴是種什么中草藥3,過山龍的功效4,頭花蓼是什么5,中藥材中有一個接骨木是一種什么木頭6,朱草學(xué)名又叫什么藥店有沒有賣7,中藥莫回頭是什么這是什么藥草學(xué)名是有何藥用價值如果不是木……
本文目錄一覽
1,這是什么藥草學(xué)名是有何藥用價值
如果不是木質(zhì)桿徑,那就是千金子,白色膿液有毒 夾竹桃為夾竹科植物夾竹桃NeriumindicumMill. cvPaihua的葉。本品屬于強(qiáng)心類中藥。味苦、性寒、有毒,歸心經(jīng)。主要功能為強(qiáng)心利尿、祛痰定喘、鎮(zhèn)痛、祛瘀。近代臨床運(yùn)用該藥治療心力衰竭、喘息咳嗽、癲癇、跌打損傷、經(jīng)閉、斑禿。本品有毒,內(nèi)服煎湯,劑量為0.3~0.9 g。
2,金頂鶴是種什么中草藥
本科的中藥學(xué)教材上都沒有這味藥,你確定名字記對了嗎你所說的應(yīng)該是鶴草芽,別名又叫金頂龍牙,應(yīng)該就是你說的金頂鶴了。具體如下:
【名稱】鶴草芽
【拼音】HE CAO YA
【拉丁】Radix Agrimoniae Pilodae
【別名】金頂龍牙、龍牙草、老鸛嘴、毛腳茵
【類別】驅(qū)蟲藥
【藥用部位】冬芽
【植物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30~90cm,全株具白色長毛。根莖橫走,圓柱形。莖直立,單一或叢生,通常分枝。單數(shù)羽狀復(fù)葉,互生,小葉有大小2種,相見排列,長圓形,葉緣鋸齒狀,2面被有稀疏柔毛,下面有較多的黃色腺點(diǎn),具柔毛;托葉卵形。果實(shí)倒圓錐形。
【藥材形狀】莖基部圓柱形,木質(zhì)化,淡棕褐色,上部莖方形,四邊略凹陷,綠褐色,有縱溝和棱線,莖節(jié)明顯,體輕,質(zhì)硬,易折斷,斷面中空。葉灰綠色,皺縮而卷曲,質(zhì)脆,易碎。氣微,味微苦。
【主要成分】有效成分為鶴草酚。
【藥材來源】為植物龍牙草(仙鶴草)Agrimonia pilosa Ledeb.的地下冬芽。于地上部分枯萎后采集(9~11月)直至翌年春植株萌發(fā)前(3~4月),挖出根部,取下冬芽,去掉地下根部,但可留冬芽上的須根,洗凈曬干或于55℃以下烘干。
【性味歸經(jīng)】苦、澀,涼。歸肝、小腸、大腸。
【功能主治】驅(qū)蟲。用藥絳蟲病。
【用法用量】 0.3~1兩。
【使用注意】不宜入煎劑,有效成分幾乎不溶于水。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3,過山龍的功效
過山龍為蕨類石松科植物地刷子石松Diphasiastrum complanatum(L.)Holub的干燥全草。
性味和功用 辛,溫。舒筋活血,祛濕散寒,消炎,通經(jīng),利尿。用于風(fēng)濕麻木,筋骨疼痛,跌打損傷,淋病,月經(jīng)不調(diào),水火燙傷,狂犬咬傷。常用量6g~15g過山龍
(《陜西中草藥》)
【異名】羊葡萄蔓(《陜西中草藥》),草葡萄(《陜甘寧青中草藥選》)。
【來源】為葡萄科植物馬頭葉蛇葡萄的根皮。
【植物形態(tài)】烏頭葉蛇葡萄
落葉木質(zhì)藤本。根外皮紫褐色,內(nèi)皮淡粉紅色,具粘性。莖圓柱形,具皮孔,髓白色,幼枝被黃絨毛,卷須與葉對生。葉互生,廣卵形,3~5掌狀復(fù)葉;小葉片全部羽裂或不裂,披針形或菱狀披針形,邊緣有大圓鈍鋸齒,無毛,或幼葉下面脈上稍有毛:葉柄較葉短。聚傘花序與葉對生,總花柄較葉柄長;花小,黃綠色;花萼不分裂;花瓣5;花盤邊平截;雄蕊5;子房2室,花柱細(xì)。漿果近球形,直徑約6毫米,成熟時橙黃色。
多生于路邊、溝邊、山坡林下灌叢中、山坡石礫地及砂質(zhì)地。分布陜西、甘肅、寧夏、河南、山東、河北、山西等地。
【采集】全年可采,剝?nèi)ケ韺铀ㄆぃr用或干用。
【性味】《陜西中草藥》:"辛,熱。"
【功用主治】《陜西中草藥》:"活血散瘀,消炎解毒,生肌長骨,除風(fēng)祛濕。治跌打損傷,骨折,瘡癤腫痛,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或研末。外用:搗敷。我知道的有兩個藥的別名是過山龍
1.穿山龍,治風(fēng)濕,腰疼什么的
2.土茯苓,祛濕,解毒,通絡(luò)的,好象也是治療風(fēng)濕的
LZ是哪的人啊,各地的叫法不一樣的.LS兩位的答案,我沒聽說過...主要是我接觸飲片時間太短,希望對LZ有用
4,頭花蓼 是什么
頭花蓼的中藥叫四季紅 別名:石莽草、石辣蓼《廣西中藥志》,頭花蓼、小紅藤《廣西植錄》,太陽草《云南中草藥》,滿地紅、火溜草《文山中草藥》,紅花地丁、繡球草、驚風(fēng)草、小銅草、小紅草 藥性熱,味苦、澀。 功效:清熱,利尿,通淋,止痢。主治:膀胱炎,腎盂腎炎,痢疾。 頭花蓼 Polygonum capitatum Buch. -Ham. ex D. Don 蓼科,蓼屬。多年生匍匐草本。莖叢生,基部木質(zhì)化,節(jié)部生根,節(jié)間比葉片短,多分枝,疏生腺毛或近無毛,一年生枝近直立,具縱棱,疏生腺毛,葉片卵形或橢圓形,先端尖,基部楔形,長1.5—3厘米,寬1—2.5厘米,全緣,邊緣具腺毛,兩面疏生腺毛,上面有時具黑褐色新月形斑點(diǎn);葉柄長2—3毫米,基部有時具葉耳;托葉鞘膜質(zhì),筒狀,長5—8毫米,松散,具腺毛,頂端截形,有緣毛。頭狀花序,6—10毫米,單生或成對,頂生;花序梗具腺毛;苞片膜質(zhì),長卵形,花梗極短;花被長2—3毫米,5深裂,裂片橢圓形,淡紅色;雄蕊8,比花被短;花柱3,中下部合生,與花被近等長;柱頭頭狀。瘦果長卵形,具3棱,黑褐色,密生小點(diǎn),微有光澤,長1.5—2毫米,包于宿存花被內(nèi)。花期1—12月,果期1—12月?! ‘a(chǎn)云南鹽津、威信、彝良、鎮(zhèn)雄、富源、羅平、宜良、路南、德欽、香格里拉、貢山、維西、麗江、福貢、碧江、鶴慶、瀘水、漾濞、大理、永平、祿勸、昆明、雙柏、易門、澄江、玉溪、江川、峨山、元江、元陽、蒙自、文山、西疇、屏邊、金平、景東、孟連、景洪、勐海、保山、騰沖、龍陵、鳳慶;生于海拔450—4600米的林中、林緣、路邊、溪邊、石山坡、河邊灌叢等處。分布于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廣東、廣西、西藏。印度北部、尼泊爾、錫金、不丹、緬甸及越南也有?! ∪萑胨帲文虻栏腥尽⒛I盂腎炎。
5,中藥材中有一個接骨木是一種什么木頭
接骨木(學(xué)名:Sambucus williamsii Hance)屬落葉灌木,高達(dá)4米。莖無棱,多分枝,灰褐色,無毛。葉對生,單數(shù)羽狀復(fù)葉;小葉卵形、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偏斜闊楔形,邊緣有較粗鋸齒,兩面無毛。圓錐花序頂生,邊緣有較粗鋸齒,兩面無毛。圓錐花序頂生,密集成卵圓形至長橢圓狀卵形;花萼鐘形,5裂,裂片舌狀;花冠輻射狀,45裂,裂片倒卵形,淡黃色;雄蕊5枚,著生于花冠上,較花冠短;雌蕊1枚,子房下位,花柱短漿果鮮紅色?;ㄆ?-5月,果期7-9月。生于海拔540-1600米的山坡、灌叢、溝邊、路旁、宅邊等地。產(chǎn)于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陜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及云南等省區(qū)。藥用價值:接骨木主要具有中醫(yī)藥用途?!竟崴帯靠腊≈埽喝~主治骨折,扭傷《哈尼藥》、《滇藥錄》、《民族藥志二》。【蒙藥】包根包勒岱,干達(dá)嘎日:莖枝主治感冒,高燒,肺熱咳嗽,虛熱等《民族藥志二》?!緣阉帯靠寐轱L(fēng):根、葉治瘋狗咬傷《桂藥編》、《民族藥志二》。【水藥】梅罵按:莖、枝、根皮治跌打損傷《水醫(yī)藥》。【苗藥】Ndut gieb blad(豆介巴),Wab mangl det(蛙曼斗),Maol maol 1inx(毛毛林):根皮散瘀消腫,治風(fēng)濕疼痛《苗醫(yī)藥》。敵縫:莖枝治風(fēng)濕筋骨疼痛,腰痛,水腫,風(fēng)癢,癮疹,產(chǎn)后血暈,跌打腫痛,骨折,創(chuàng)傷出血《湘藍(lán)考》?!具_(dá)斡爾藥】gaawui mood:治跌打損傷,軟骨炎?!就良宜帯堪死迓椋╞a li ma):全株治跌打扭傷,骨折腫痛,癆病《土家藥》。接骨木:根、莖用于風(fēng)濕疼痛,麻木,骨折,跌打損傷?!粳幩帯拷庸秋L(fēng):用于感冒發(fā)熱,腎炎,神經(jīng)痛,胃痛?!静家浪帯壳o枝用于風(fēng)濕筋骨疼痛,跌撲損傷,骨折,創(chuàng)傷出血?!径彼帯棵匪晒恚∕eix sems guedl):全草治跌打損傷,瘡疔,癢疹。[2] 莖枝(接骨木):甘、苦,平。祛風(fēng),利濕,活血,止痛。用于風(fēng)濕筋骨痛,腰痛,水腫,風(fēng)疹,癮疹,產(chǎn)后血暈,跌打腫痛,骨折,創(chuàng)傷出血。 根或根皮(接骨木根):甘,平。用于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痛,痰飲,水腫,泄瀉,黃疸,跌打損傷,燙傷。 葉(接骨木葉):苦,涼?;钛叙?,止痛。用于跌打骨折,風(fēng)濕痹痛,筋骨疼痛。 花(接骨木花):用于發(fā)汗,利尿
6,朱草學(xué)名又叫什么藥店有沒有賣
應(yīng)該是紅色的靈芝吧,靈芝又名仙芝、仙草、瑞草、還陽草等,可分赤、青、黃、白、黑、紫等六種顏色
說錯勿怪!也感覺是靈芝的一種,因?yàn)閭髡f沒根據(jù)的多啊。
一樓的回答:紫草科(Boraginaceae)牛舌草屬。。。這在 http://baike.911cha.com/OXEzMg==.html 已經(jīng)有過,樓主可以百科查查有無這樣別名字樣,這回答科學(xué)根據(jù)是什么應(yīng)該是紅色的靈芝,靈芝又名仙芝、仙草、瑞草、還陽草等,可分赤、青、黃、白、黑、紫等六種顏色。
(哪位高手能用*最簡短*的話告訴,確切的是什么藥材)。*最簡短*的話 這樣誰也不好說,建議到中藥店問詢一下有俗稱 朱草 的中藥材吧,也有可能是甘草,因?yàn)橹兴幍母什蓊伾差愃萍t色的,甘草能清熱解毒,祛痰止咳,調(diào)和諸藥性,是中藥中的 國老!傳說中的一種紅色瑞草。王者有盛德則此草生。古以為祥瑞之物。又稱“朱英”,“赤草”,“頳莖”。 alkanet 紫草科(Boraginaceae)牛舌草屬(Anchusa)約50種的植物和與其近緣的常綠難忘草(Pentaglottis sempervirens)的俗稱,主要分布地中海地區(qū)?;ù厣{(lán)、紫或白色,似勿忘我;莖草質(zhì),多毛。真朱草(A. officinalis, 即紫花牛舌草)高60公分(2呎),葉狹窄;花紫色,螺旋著生。在北美東部部分地區(qū)已歸化。大藍(lán)朱草藍(lán)花牛舌草(A. azurea)高達(dá)120公分;葉狹窄;花大、鮮藍(lán)色,花管喉部具一簇白毛,普遍種于庭園。常綠朱草(常綠難忘草)高達(dá)1公尺,葉常綠,卵形,先端尖;花藍(lán)色具白斑點(diǎn),或紫色、白色,似忽忘我,簇生。 以上3種均生長于田野和路邊荒地。染匠朱草(Alkanna tinctoria)與上述種近緣;其根可提取一種不溶于水的紅色染料,用于油脂、香水、木材、大理石及藥品的染色。
蓍;其生如蒿作叢,高五六尺一根生一二十莖,多者五十莖,生便條直,所以有別于眾蒿,.。秋后于之、枝端開花,紫紅色,形如菊花,史記龜策傳云;龜千歲乃游于蓮葉之上,蓍百莖而共一根.。所生之處,獸無虎狼,蟲無毒螫,傳云;天下和平,王道得而蓍莖長丈許,其叢生滿白莖,其下有神龜守之,其上常有青云覆之,
時珍云;蓍乃蒿屬,神草也。易曰;蓍之德,圓而神。天子蓍長九尺,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
古以問卜之草,即;卜蓍,
7,中藥莫回頭是什么
每個人的病因和病灶,都不同。生活環(huán)境都不同,接觸的人也不同,我推薦你去醫(yī)院咨詢一下專家,呵呵,畢竟我們只是懂一點(diǎn)而已,希望你采納墓頭回 墓頭回 又名臭腳跟,敗漿科敗漿屬,多年生草本。莖高30~60厘米,自根部生出莖梗多數(shù),每一莖上又多分枝,莖上分枝處有節(jié)紋?;~成叢,有長柄,卵形或分裂。莖生葉對生,羽狀深裂,葉常和分枝處同出。7~8月莖枝端開黃色小花,呈傘房狀排裂。果實(shí)翅狀卵形或近圓形。根莖橫生,有少數(shù)粗根須。秋季采根15克,水煎服可治晚期子宮癌。 【別名】追風(fēng)箭、腳汗草、銅班道、虎牙草、擺子草 【來源】敗醬科敗醬屬植物異葉敗醬Patrinia heterophylla Bunge及糙葉敗醬(山敗醬)P. scabra Bunge,以根或全草入藥。秋季采根,去凈泥土,曬干?! 拘晕稓w經(jīng)】苦、微酸、澀,涼。 【功能主治】清熱燥濕,止血,止帶,截瘧。用于子宮糜爛,早期宮頸癌,白帶,崩漏,瘧疾?! 居梅ㄓ昧俊?3~5錢。沒有聽說有叫做莫回頭的中藥,只有一味叫墓頭回的, 墓頭回別名:地花菜、墓頭灰、箭頭風(fēng)、九頭鳥、追風(fēng)箭、腳汗草、銅班道、虎牙草、擺子草、木頭回、自腳跟 味苦、微酸澀;性涼。歸心;肝經(jīng) 功能燥濕止帶;收斂止血;清熱解毒。主要主用于治療赤白帶下,崩漏;,泄瀉痢疾,黃疸,瘧疾,腸癰,瘡瘍腫毒,跌打損傷,子宮頸癌,胃癌。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 附方: 1、治崩中,赤白帶下: 墓頭回一把,酒水各半盞,新紅花一捻,煎七分,臥時溫服。 日近者一服,久則三服。(《董炳集驗(yàn)方》) 2、敗毒抗癌,用于癌瘤積毒: 肝癌 墓頭回15克,七葉一枝花、半枝蓮各30克 切碎,水煎3次分服,日1劑。能使臨床癥狀緩解,腫塊軟縮,延長生存期。 白血病 墓頭回15克,羊蹄根30克 水煎服,日1劑。能吏規(guī)則出血與發(fā)熱消除,肝、脾腫塊軟縮,癥狀緩解。 宮頸癌 墓頭回、生薏仁、丹皮、黃柏、蚤休各9克,龍膽草6克,土茯苓15克,蜀羊泉、半枝蓮、白花蛇舌草各30克 切碎,水煎3次分服。能使白帶夾血、小腹墜痛等癥狀緩解,癌腫縮小,逐漸平復(fù)。 胃癌 墓頭回、紅糖各30克,生姜3片 煎湯代茶,日1劑。能使痛脹、嘔血等癥狀減少,癌腫縮小,飲食好轉(zhuǎn)。 食管癌 墓頭回30克,全瓜蔞15克,山慈姑、莪術(shù)、枳殼各9克,紅花6克 切碎,濃煎,沖單糖漿,分多次口服,日1劑。能使臨床癥狀顯著改善,癌腫逐漸消失,吞咽順利。 大腸癌 墓頭回、魚腥草、山豆根各15克,土茯苓、六月雪各12克,木槿花、黑木耳、槐花、樗根皮各9克,皂刺6克 切碎,水煎2次,早、晚分服,日1劑,每次沖服醒消丸1丸)乳香(去油)、沒藥(去油)各30克,雄黃15克,麝香45克 共研細(xì)末,用黃米飯約30克,搗和為醒消丸,丸重9克)。堅(jiān)持服用,能使大便下血,腸梗阻導(dǎo)致的諸種癥狀緩解,癌腫逐漸縮小,潰瘍修復(fù)。亦可配合其它綜合治療。宜于結(jié)腸癌與直腸癌。 3、除濕祛瘀,用于濕熱瘀血: 濕熱白帶 墓頭回15克,紅花1.5克 水煎服。 風(fēng)濕骨痛 墓頭回9克,水煎服。同時用適量,煎熱湯熏洗。 赤痢淤滯 墓頭回30克,馬齒莧、金銀花各15克,甘草9克 切碎,水煎服。 崩漏血滯 墓頭回45克,茜草9克 水煎服。帶下夾血 墓頭回,石見穿各30克 水煎3次分服,連服1周。 便下膿血 墓頭回15克,生地炭、地榆、槐角各9克,焦白術(shù)、防風(fēng)各6克 水煎服,日1劑。

【內(nèi)容整理自網(wǎng)絡(luò),若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微信{chihuoyunnan}刪除,{因?yàn)閮?nèi)容來自網(wǎng)絡(luò)}凡涉及中藥秘方或者處方,需要請專業(yè)醫(yī)生驗(yàn)證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亂用,本內(nèi)容只是整理自網(wǎng)絡(luò)的參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