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鑒定中礦物藥來源包括,藥材辨認以下的圖片是否蔥木有藥材認識的高手請進高分
發(fā)布時間:2022-09-29 08:55
編輯:網絡
點擊:416
本文目錄一覽藥材辨認以下的圖片是否蔥木有藥材認識的高手請進高分2,中藥材有那些礦物類3,中藥來源鑒定的內容包括4,中藥當中的三石指的是哪三石5,礦物藥的分類6,中藥鑒別里面的顯微鑒別橫切面和葉表面觀粉末等等各種各種怎樣7,中藥來源是什么……
本文目錄一覽
1,藥材辨認以下的圖片是否蔥木有藥材認識的高手請進高分

2,中藥材有那些礦物類
1、朱砂:是煉汞最主要的礦物原料;其晶體可作為激光技術的重要材料。還是中藥材,具鎮(zhèn)靜、安神和殺菌等功效。中國古代用它作為煉丹的重要原料。過去以產在辰州(今湖南沅陵等地)的品質最佳而得名。2、雄黃:雄黃,是四硫化四砷的俗稱,又稱作石黃、黃金石、雞冠石,是砷的硫化物礦物之一,化學式為As4S4,通常為橘黃色粒狀固體或橙黃色粉末,質軟,性脆。常與雌黃,即三硫化二砷(As2S3)、輝銻礦、辰砂共生;加熱到一定溫度后在空氣中可以被氧化為劇毒成分三氧化二砷,即砒霜。3、滑石:滑石是一種常見的硅酸鹽礦物,它非常軟并且具有滑膩的手感?;挠猛竞芏?,如作中藥、耐火材料、造紙、橡膠的填料、絕緣材料、潤滑劑、農藥吸收劑、皮革涂料、化妝材料及雕刻用料等等。4、白礬:白礬是一種含有結晶水的硫酸鉀和硫酸鋁的復鹽,化學式KAl(SO4)2·12H2O,其水溶液呈酸性,在水中水解生成氫氧化鋁膠狀沉淀等。屬于礦物質中藥,外用能解毒殺蟲。常為堿性長石受低溫硫酸鹽溶液的作用變質而成,多產于火山巖中。5、爐甘石:爐甘石為碳酸鹽類礦物方解石族菱鋅礦,主含碳酸鋅。采挖后,洗凈,曬干,除去雜石。本品性狀為塊狀集合體,呈不規(guī)則的塊狀,灰白色或淡紅色。表面粉性,無光澤,凹凸不平,多孔,似蜂窩狀,常作中藥。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辰砂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雄黃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滑石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白礬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爐甘石

3,中藥來源鑒定的內容包括

4,中藥當中的三石指的是哪三石
中藥中常說的三石,是指添加的礦物質,三石湯中的三石為:飛滑石,生石膏,寒水石;三石散中的三石是:生石膏1,玄明粉,生月石。其他的就更多,只要方中有3個礦物藥,都可以稱為“三石”。 中藥三石是飛滑石、生石膏、寒水石。這三種中藥都屬于礦石類的藥物
5,礦物藥的分類
根據礦物藥的來源不同、加工方法及所用原料性質不同等,將礦物藥分為三類。 原礦物藥:指從自然界采集后,基本保持原有性狀作為藥用者。按中藥分類規(guī)律,其中包括礦物(如石膏、滑石、雄黃)、動物化石、(如龍骨、石燕)及以有機物為主的礦物(如琥珀)。礦物制品藥:指主要以礦物為原料經加工制成的單味藥,多配伍應用(如白礬、膽礬)。礦物藥制劑:指以多味原礦物藥或礦物制品藥為原料加工制成的制劑。中藥制劑里的“丹藥”即屬這類藥(如小靈丹、輕粉)。采用這種分類方法一則是中藥歷代就有這種分類的趨向,二則是為便于今后進一步分別研究;加快礦物藥發(fā)展的步伐。如原礦物藥性質、產出主要與地質學科聯(lián)系密切,礦物制品藥有的與化工部門產品是同出一源(如鉛丹),而礦物藥制劑主要屬于無機化學領域。這樣分類后,主要礦物組份相同的單味藥列為一味,而次要(或微量)元素不同或物理性狀不同的將分列為不同單味藥。也就是突出了礦物種和亞種的區(qū)分,使礦物組份和化學成分二者在礦物藥分類中各自起著獨立的作用。如大青鹽與光明鹽雖然均以石鹽為主要組成礦物,但化學成分不同分列為兩味,二者功能有異?;蜿柶鹗扰c其纖維狀的亞種不同,也分列為不同單味藥,它們的功能或毒副作用不同。這樣分類,并不排斥研究或應用礦物藥的不同學科依各自的目的作出不同的分類。如藥物學尚可按礦物藥的功能分為清熱解毒藥、利水通淋藥、理血藥,潛陽安神藥、補陽止瀉藥,消積藥、涌吐藥、外用藥等;或從礦物藥的主要陽離子種類劃分為汞化合物類、鐵化合物類、鋁化合物類、銅化合物類、鋁化合物類、砷化合物類、硅化合物類、鈣化合物類、鎂化合物類、鈉化合物類等。
6,中藥鑒別里面的顯微鑒別橫切面和葉表面觀粉末等等各種各種 怎樣
切片當然是越薄越好,然后加一滴水蓋上蓋玻片來,粉末的話,如果淀粉多的話會影響觀察其他結構組織,一般需要加源水合氯醛透化,然后加稀甘油蓋2113上蓋玻片觀察了,水合氯醛是組織清潔劑,稀甘油、水為潤濕劑,一般的粉末直接水裝片5261就行了,等你做多了就明白了,還有,你的對各類4102粉末特征有一定的了解,1653如果你有什么這方面不懂的都可以問我的
7,中藥來源是什么
中藥即中醫(yī)用藥,為中國傳統(tǒng)中醫(yī)特有藥物。中藥按加工工藝分為中成藥、中藥材。中藥主要起源于中國,除了植物藥以外,動物藥如蛇膽,熊膽,五步蛇,鹿茸,鹿角等;少數中藥源于外國,如西洋參動物、植物、礦石,都有。某些動物的排泄物,某些植物的分泌物。你問得太籠統(tǒng)
8,中藥鑒定都有什么
中藥鑒定學是一門專業(yè)性較強的學科,其研究的內容包括:1.中藥材和中成藥的性狀鑒定 2.中藥材和中成藥的理化鑒定 3.中藥材和中成藥的化學成分分析 。 是中藥專業(yè)的必修課?,F代的研究已經到了分子生物學的水平, 對藥材進行指紋圖譜分析的鑒定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9,中藥鑒定中性狀鑒定的有關問題
字面看不是一個意思,“橫長樣皮孔樣突起”:有類似“皮孔”樣子的突起(不是真有皮孔),“皮孔”是“橫長”形的?!皺M長皮孔”:有皮孔,是橫長形狀的。不知道這么說是否便于你理解。幾乎藥材在書本中的描述、圖片和實際都有很大差別,建議你找個書里描述的“橫長樣皮孔樣突起”的植物看一下,相信你會有很深刻的理解。a看性狀:看干燥藥物形態(tài) b量大小:量長短粗細厚薄 c看表面:看藥材個子或最外層或飲片未經刀切部分的顏色和特征 d驗質地:驗藥材的軟硬疏松致密粘性粉性等特征 e看斷面: 看藥材的折斷面切斷面和碎斷面顏色和紋理 f嗅氣嘗味:注意有強烈刺激性和劇毒的藥材,口嘗時要特別小心,以免中毒
10,中藥鑒定學中中藥鑒定一詞源于何時何處
一切真知都來源于實踐。中藥鑒別知識也是在長期的實踐中產生和發(fā)展起來的。我國人民在同疾病作斗爭的過程中,通過不斷嘗試,逐漸積累了醫(yī)藥知識和經驗,并學會運用眼、耳、鼻、舌等感官來識別自然界的植物、動物和礦物的形、色、氣味,從而鑒別出哪些可供藥用,哪些不可供藥用及有毒、無毒等,逐漸形成了“藥”的感性知識。相傳在公元前有神農氏“教民播種五谷,嘗百草之滋味”,《史記·補三皇本記》也有“神農……始嘗百草,始有醫(yī)藥”的記載。在無文字時代,這些藥物知識憑借師承口傳豐富起來,它是本草學的萌芽。在文字產生以后,就有了關于藥物的記載,后經不斷積累、發(fā)展,編出了本草著作。從秦、漢到清代,本草著作約有400種之多。這些著作包含著我國人民與疾病作斗爭的寶貴經驗和鑒別中藥的豐富的文字資料,是祖國醫(yī)藥學的寶貴財富,并在國際上產生了重大影響。 早在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約公元前十一至六世紀)中就記載有治病的藥物。如:采英(酸模)、采(澤瀉)、采艾(苦艾)、(益母草)、采卷耳(蒼耳)等。1973年在長沙馬王堆發(fā)掘了三號漢墓,墓葬年代是漢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出土藥物經鑒定確定的共九種,桂皮、花椒、姜、佩蘭、茅香、高良姜、藁本、牡蠣、朱砂。出土有藥物和醫(yī)方的著作共6種,記載的藥名總數初步統(tǒng)計有394種。其中《五十二病方》有藥物 247種。據專家推論它是迄今為止我國發(fā)現的最古醫(yī)學方書。該書主要內容雖是以臨床醫(yī)療和“養(yǎng)生”為主,非藥物學專著,但它提供了先秦時代醫(yī)藥學歷史知識的珍貴史料。 希望采納!

【內容整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lián)系微信{chihuoyunnan}刪除,{因為內容來自網絡}凡涉及中藥秘方或者處方,需要請專業(yè)醫(yī)生驗證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亂用,本內容只是整理自網絡的參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