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物藥是現(xiàn)代藥嗎,咨詢一下熟悉二十五味珊瑚丸的大夫
發(fā)布時間:2022-09-25 09:51
編輯:網(wǎng)絡
點擊:986
本文目錄一覽咨詢一下熟悉二十五味珊瑚丸的大夫2,礦物藥有什么療效3,礦物藥有什么療效4,我國第一部完整的藥物學著作是它的主要內(nèi)容是5,每日趣聞能治病的石頭礦物中藥6,本草綱目四字分別作何解釋7,為什么磁石具有磁性而其它石頭沒有磁性呢8,……
本文目錄一覽
1,咨詢一下熟悉二十五味珊瑚丸的大夫
易緊張、激動是精神問題,和心態(tài)有關,與神經(jīng)無關,可以自我調(diào)理。有時頭暈、頭昏、頭痛屬于神經(jīng)功能紊亂,不是植物神經(jīng)紊亂癥狀。建議服用維生素C和B12,腦磷脂和卵磷脂有效,不要吃你現(xiàn)在吃的藥物啦。二十五味珊瑚丸是藏藥經(jīng)典,可以保護神經(jīng)病變,減少神經(jīng)元死亡,適于腦梗塞后神經(jīng)保護,不適于你的癥狀,不要吃。我是醫(yī)藥研究人員。這個藥是藏藥,屬于中藥范圍內(nèi)的少數(shù)民族藥。 藏藥的特點是,藥性猛烈,多用藏地礦物藥、藏地動物藥、藏地植物藥,對有些頑疾有獨到藥效。在服用時,建議藥量減半,甚至從四分之一起服,觀察身體是否耐受。 但是提醒您,報紙廣告上是藥品代理企業(yè)在做的宣傳,不排除有夸張成分,并且提高藥品價格。 二十五味珊瑚丸,最重要的成分是“紅珊瑚”,這個對于神經(jīng)有一定治療作用。你可以打聽另外一種藥,叫“七十味珊瑚丸”,這是一個獲得專利的藏藥,我多年前見過這種藥,它的藥品包裝盒【功能主治】上寫著:“尤其對大腦神經(jīng)和心臟性疾病有特殊功效”。 如果了解藥品行業(yè)規(guī)定的話,應該知道,藥商的廣告宣傳是難以管控的,但藥品說明書是嚴格的,【功能主治】審批很嚴格,決不允許有過度宣傳。您今后可以不看廣告看主治。 最后,不要因為無良藥商的違法宣傳,而全盤否認很多藥的功效。我們應自己掌握鑒別知識,自己判斷。
2,礦物藥有什么療效
付費內(nèi)容限時免費查看
回答
礦物藥,是指以單一礦物或多種礦物為原料加工炮制而成的藥材,主要分為原礦物藥(如朱砂、赭石)、礦物制品藥(如明礬)、動物或動物骨骼化石(如龍骨)等。按功效作用分類則可分為清熱解毒藥(如石膏)、利水通淋藥(如滑石)、理血藥(如自然銅)、潛陽安神藥(如朱砂)、瀉下藥(如樸硝)、助陽藥(如陽起石)、外用藥(如爐甘石)等。

3,礦物藥有什么療效
礦物藥具有多方面的療效。例如龍骨、龍齒是常用的中藥,有人顧名思義,以為它們是恐龍的骨胳和牙齒,其實是古代多種哺乳動物(如大象、犀牛、羚羊、熊貓、猩猩、駱駝、三趾馬等)的化石。它們具有鎮(zhèn)驚、收斂、安神之功,特別用于驚狂煩躁、心慌失眠等癥,效果頗為顯著。硼砂有解毒之效,在冰硼散中是主藥,對急性咽喉炎、牙齦腫痛和中耳炎有很好的療效。朱砂(汞的硫化物)是定驚安神藥,外用具有解毒、生肌的功能,用于治療瘡毒、咽喉腫痛等癥;內(nèi)服有鎮(zhèn)靜、解痙、安神作用,故對多夢失眠、小兒驚厥等癥,均有較好的療效。但此藥不能久服,否則會引起汞中毒。石膏(含結晶水的硫酸鈣)是清熱降火的名藥,專醫(yī)急性高熱、口渴煩躁、大汗不止等癥。很多礦物藥的有效成分已為現(xiàn)代藥理所證實。如含鈣、銅、鐵、磷等礦物藥為人體所必需,可作滋養(yǎng)藥;含鉀、鈉、鎂等鹽類可作瀉下利尿藥;含鋁、鋅的鹽可作收斂藥;含硫、汞、砷類的化合物,多作外用殺菌、殺蟲藥。
4,我國第一部完整的藥物學著作是它的主要內(nèi)容是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是現(xiàn)存最早的藥物學專著,為我國早期臨床用藥經(jīng)驗的第一次系統(tǒng)總結,歷代被譽為中藥學經(jīng)典著作。全書分三卷,載藥365種(植物藥252種,動物藥67種,礦物藥46種),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簡練古樸,成為中藥理論精髓。 書中對每一味藥的產(chǎn)地、性質(zhì)、采集時間、入藥部位和主治病癥都有詳細記載。對各種藥物怎樣相互配合應用,以及簡單的制劑,都做了概述。更可貴的是早在兩千年前,我們的祖先通過大量的治療實踐,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許多特效藥物,如麻黃可以治療哮喘,大黃可以瀉火,常山可以治療瘧疾等等。這些都已用現(xiàn)代科學分析的方法得到證實。 在我國古代,大部分藥物是植物藥,所以“本草”成了它們的代名詞,這部書也以“本草經(jīng)”命名。漢代托古之風盛行,人們尊古薄今,為了提高該書的地位,增強人們的信任感,它借用神農(nóng)遍嘗百草,發(fā)現(xiàn)藥物這婦孺皆知的傳說,將神農(nóng)冠于書名之首,定名為《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儼然《內(nèi)經(jīng)》冠以黃帝一樣,都是出于托名古代圣賢的意圖。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又名《神農(nóng)本草》,簡稱《本草經(jīng)》或《本經(jīng)》,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藥學專著。撰人不詳,“神農(nóng)”為托名。其成書年代自古就有不同考論,或謂成于秦漢時期,或謂成于戰(zhàn)國時期。原書早佚,現(xiàn)行本為后世從歷代本草書中集輯的。該書最早著錄于《隋書李時珍,字東璧,號瀕湖,歷時27年編成,30余年心血的結晶。全書52 卷,約200萬言,全書共有190多萬字,記載了1892種藥物(新增374種),分成60類。其中374種是李時珍新增加的藥物。收藥1892種,繪圖1100多幅,并附有11000多個藥方。是集我國16世紀以前藥學成就之大成,在訓詁、語言文字、歷史、地理、植物、動物、礦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英國生物學家 達爾文稱《本草綱目》為“1596年的百科全書”!本草綱目嗎.呵呵,是李時珍.............恩...去讀讀吧,會了解的哦.
5,每日趣聞能治病的石頭礦物中藥
我國對礦物藥材的利用有著悠久的 歷史 ,早在《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就有“滑石,味甘寒,主身熱淺辟,利小便”;“礬石主惡瘡,且痛”;“紫石英,味甘溫,至女子風寒于宮,絕孕十年無子……”等記載。礦物中藥具有活血化淤、通經(jīng)活絡、殺菌消毒、吸收分泌物、保護創(chuàng)面、清熱解毒等功效。從古至今,幾千年臨床應用,證明了礦物中藥的神奇藥用價值。 而中藥在其分類中卻包括了動物藥、植物藥和礦物藥這三個基本的類別。歷代“本草”上講的礦物藥是從廣義上講,既包括了礦物和巖石等一些天然形成的無機物,也包括了一些古生物的化石和琥珀。礦物中藥一般分為三類: ●原礦物藥:指從自然界采集后,基本保持原有性狀作為藥用者。按中藥分類規(guī)律,其中包括礦物(如石膏、滑石、雄黃)、動物化石(如龍骨、石燕)及以有機物為主的礦物(如琥珀)。 ●礦物制品藥:指主要以礦物為原料經(jīng)加工制成的單味藥,多配伍應用(如白礬、膽礬)。 ●礦物藥制劑:指以多味原礦物藥或礦物制品藥為原料加工制成的制劑。中藥制劑里的“丹藥”即屬這類藥(如小靈丹、輕粉)。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幾味常用的礦物藥。為硫酸鹽類礦物硬石膏族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鈣(CaSO4·2H2O)。石膏首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為清解氣分實熱的首選藥。因其氣味辛甘大寒,臨床又被列為峻藥和猛藥。清代名醫(yī)陸懋修云:“藥之能起死回生者,惟有石膏、大黃、附子、人參。有此四藥之病一劑可以回春。舍此之外則不能?!标愂胯I在《本草秘錄》中指出:“石膏救死之藥也,用石膏能變死為生?!贬t(yī)圣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應用石膏組方有20方,最大劑量為1斤(約合現(xiàn)在250g),廣泛用于外感及雜病。為含硫酸鈉的天然礦物經(jīng)精制而成的結晶體。主含含水硫酸鈉(Na2SO4·10H2O)。主產(chǎn)于河北、河南、山東、江蘇、安徽等地。將天然產(chǎn)品用熱水溶解,濾過,放冷析出結晶,通稱“皮硝”。再取蘿卜洗凈切片,置鍋內(nèi)加水與皮硝共煮,取上層液,放冷析出結晶,即芒硝。以青白色、透明塊狀結晶、清潔無雜質(zhì)者為佳。芒硝經(jīng)風化失去結晶水而成白色粉末稱玄明粉(元明粉)。芒硝能瀉下攻積,且性寒能清熱,味咸潤燥軟堅,對實熱積滯,大便燥結者尤為適宜。常與大黃相須為用,以增強瀉下通便作用。為氧化物類礦物尖晶石族磁鐵礦的礦石。選擇吸鐵能力強者(習稱“靈磁石”或“活磁石”)入藥。生用或取凈磁石,照煅淬法煅至紅透,醋淬,碾成粗粉用。磁石質(zhì)重沉降,入心經(jīng),能鎮(zhèn)驚安神;味咸入腎,又有益腎之功;性寒清熱,清瀉心肝之火。故能顧護真陰,鎮(zhèn)攝浮陽,安定神志。主治腎虛肝旺,肝火上炎,擾動心神或驚恐氣亂,神不守舍所致的心神不寧、驚悸、失眠及癲癇。
6,本草綱目四字分別作何解釋
本草綱目本:草木的根草:草本植物的總稱綱:事物的關鍵部分目:大項中再分的小項本草:中藥的統(tǒng)稱;也指記載中藥的書籍綱目: 大綱和細目關于《本草綱目》這部書名的由來還有一段有趣的插曲。公元1578年,年屆六旬的李時珍完成了《本草綱目》,只可惜尚未確定書名。一天,他出診歸來,習慣地坐在桌前。當他一眼看到昨天讀過的《通鑒綱目》還擺放在案頭時,突然心中一動,立即提起筆來,蘸飽了墨汁,在潔白的書稿封面上寫下了“本草綱目”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他端詳著,興奮地自言自語道:“對,,就叫《本草綱目》吧!”為了這部書的體例,李時珍考慮了許久,也翻閱了不少書籍,并從《通鑒綱目》中得到啟示,決定采用“以綱挈目”的體例來編這部書,并以《本草綱目》這個名稱作為自己經(jīng)歷二十七年搜集、整理、編篡的這部書的書名。 它的成就,首先在藥物分類上改變了原有上、中、下三品分類法,采取了“析族區(qū)類,振綱分目”的科學分類。它把藥物分礦物藥、植物藥、動物藥。又將礦物藥分為金部、玉部、石部、鹵部四部。植物藥一類,根據(jù)植物的性能、形態(tài)、及其生長的環(huán)境,區(qū)別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等5部;革部又分為山草、芳草、醒草、毒草、水草、蔓草、石草等小類。動物一類,按低級向高級進化的順序排列為蟲部、鱗部、介部、禽部、獸部、人部等6部。還有服器部。這種分類法,已經(jīng)過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統(tǒng)來進行了。從無機到有機,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這種分類法在當時是十分先進的。尤其對植物的科學分類,要比瑞典的分類學家林奈早二百年。 《本草綱目》不僅在藥物學方面有巨大成就,在化學、地質(zhì)、天文等方面,都有突出貢獻。它在化學史上,較早地記載了純金屬、金屬、金屬氯化物、硫化物等一系列的化學反應。同時又記載了蒸餾、結晶、升華、沉淀、干燥等現(xiàn)代化學中應用的一些操作方法。李時珍還指出,月球和地球一樣,都是具有山河的天體,“竊謂月乃陰魂,其中婆娑者,山河之影爾”。《本草綱目》不僅是我國一部藥物學巨著,也不愧是我國古代的百科全書。正如李建元《進本草綱目疏》中指出:“上自墳典、下至傳奇,凡有相關,靡不收采,雖命醫(yī)書,實該物理。”本草綱目中國藥物學名著,明朝李時珍(1518-1593)所著,共52卷,約190萬字,收藥物1892種,其中374種是李時珍增補,同時搜集古代醫(yī)家和民間流傳方劑一萬多種,附藥物圖1100多幅。于1606年傳入日本,并譯成拉丁、法、德、英、俄等國文字,受到世界藥物學、植物學者重視“木”,下面的一橫是加上的符號,指明樹根之所在。本義: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莖干
7,為什么磁石具有磁性而其它石頭沒有磁性呢
石頭沒有磁性是因為指頭里的環(huán)形電流趨向雜亂無章,向各個方向表現(xiàn)的磁性相等,對外表現(xiàn)不出磁性。/磁石 (藥用名亦作慈石)本品為氧化物類礦物磁鐵礦的礦石。[原礦物]磁鐵礦 Magnetite 形態(tài):等軸晶系。晶體呈八面體、十二面體。晶面有條紋。多為粒塊狀集合體。鐵黑色,或具暗藍靛色。條痕黑,半金屬光澤。不透明。無解理。斷口不平坦。硬度5.5~6.5。密度5.16~5.18g/cm3。具強磁性。性脆。無臭,無味。[生境分布]常產(chǎn)于巖漿巖、變質(zhì)巖中。海濱沙中也常存在。分布山東、河北、河南、遼寧、黑龍江、內(nèi)蒙古、湖北、云南、廣東、四川、山西、江蘇、安徽。[采制]采后除去雜石,選吸鐵力強者入藥。[化學成分]主含四氧化三鐵(Fe3O4)。[性味功能]辛、咸,平。鎮(zhèn)驚安神、潛陽納氣。[主治用法]用于頭目眩暈、耳鳴、耳聾、虛喘、驚癇、怔仲。內(nèi)服煎湯,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diào)敷。[用量]煎湯15~50g;入丸、散1.5~3g;外用適量。或者,如丸散劑用1~3分。珍珠粉層內(nèi)服每次3~5分,每日2~3次。外用適量。磁(慈)石在醫(yī)藥中的應用磁不但在現(xiàn)代醫(yī)學上有著重要的應用,如核磁共振成像技術,常稱磁共振CT(計算機化層析術),以及心磁圖和腦磁圖的應用,而且還有著悠久的歷史。在西漢的《史記》(約公元前90年)書中的“倉公傳”便講到齊王侍醫(yī)利用5種礦物藥(稱為五石)治病。這5種礦物藥是指磁石(Fe3O4)、丹砂(HgS)、雄黃(As2O3)、礬石(硫酸鉀鋁)和曾青(2cuCo3)。隨后歷代都有應用磁石治病的記載。例如,在東漢的《神農(nóng)本草》(約公元2世紀)藥書中便講到利用味道辛寒的慈(磁)石治療風濕、肢節(jié)痛、除熱和耳聾等疾病,南北朝陶弘景著的《名醫(yī)別錄》(公元510年)醫(yī)藥書中講到磁石可以養(yǎng)腎臟 ,強骨氣,通關節(jié),消痛腫等。唐代著名醫(yī)藥學家孫思邈著的《千金方》(公元652年)藥書中還講到用磁石等制成的蜜丸,如經(jīng)常服用可以對眼力有益。北宋何希影著的《圣惠方》(公元1046年)醫(yī)藥書中又講到磁石可以醫(yī)治兒童誤吞針的傷害,這就是把棗核大的磁石,磨光鉆孔穿上絲線后投入喉內(nèi),便可以把誤吞的針吸出來。南宋嚴用和著的《濟生方》(公元1253年)醫(yī)藥書中又講到利用磁石醫(yī)治聽力不好的耳病,這是將一塊豆大的磁石用新綿塞入耳內(nèi),再在口中含一塊生鐵,便可改善病耳的聽力。總的說來,在各個朝代的醫(yī)藥書中常有用磁石治療多種疾病的記載。明代著名藥學家李時珍著的《本草綱目》關于醫(yī)藥用磁石的記述內(nèi)容豐富并具總結性,對磁石形狀、主治病名、藥劑制法和多種應用的描述都很詳細,例如磁石治療的疾病就有耳卒聾閉、腎虛耳聾、老人耳聾、老人虛損、眼昏內(nèi)障、小兒驚癇、子宮不收、大腸脫肛、金瘡腸出、金瘡血出、誤吞針鐵、丁腫熱毒、諸般腫毒等10多種疾病,利用磁石制成的藥劑有磁朱丸、紫雪散和耳聾左慈丸等。 我國在1921年出版的《中國醫(yī)學大辭典》(謝觀編著)記載了利用磁石作重要原料的幾種中成藥,如磁石丸、磁石大味丸、磁石毛、磁石羊腎丸、磁石酒、磁石散和磁朱丸等。1935年初版、1956年修訂的《中國藥學大辭典》中詳述了慈(磁)石的種類、制法、用法、主治和歷代的記載考證,還列舉了磁石在醫(yī)藥上的10余種應用。1963年我國衛(wèi)生部出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列舉了以磁石為重要成分的幾種中成藥,如耳聾左慈丸、紫雪(散)和磁朱丸等。你好!磁的產(chǎn)生是靠分子環(huán)流電流產(chǎn)生的(安培分子環(huán)流定理的假說),石頭沒有磁性是因為,石頭里面的電子繞核運動的方向是雜亂無章的,顯現(xiàn)不出磁性而磁鐵之所以有磁性是因為磁鐵里面的電子繞核運動的方向一致,使得磁鐵整體顯示出了磁性。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8,蜂蜜能和藥一起吃嗎
蜂蜜搭配禁忌 ◇蜂蜜和豆腐同食會耳聾 ◇蜂蜜和洋蔥同時傷眼睛 ◇蜂蜜和韭菜同食引起心病 ◇蜂蜜和大米同食會胃痛 ◇蜂蜜和鯽魚同食會中毒,可用黑豆、甘草解毒 ------------------------------------------------------------------------------------------------------ http://sports.eastday.com/eastday/finance/jjsh/shzn/userobject1ai207534.html 食用蜂蜜也有禁忌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yī)院營養(yǎng)科主任葛生指出,對于成人來說,集營養(yǎng)價值與藥用價值于一體的蜂蜜對人體是很有幫助的。但是,蜂蜜中糖分含量較高,熱能也高,因此,糖尿病、肥胖以及一些血脂高的患者不宜食用。 蜂蜜是一種潛在的成堿性食品,可促進食物的消化,對于胃酸過多以及胃炎、胃潰瘍有一定的治療作用。蜂蜜可殺滅傷寒、富傷寒、痢疾、腸炎等細菌。另外,蜂蜜還適用于肝炎、肝硬化、脂肪肝、高血壓、動脈硬化、神經(jīng)衰弱、慢性支氣管炎和便秘等多種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蜂蜜的沖調(diào)方法要得當,不要用溫度過高的水沖調(diào),因為,蜂蜜中所含的維生素以及酶在高溫下會被破壞。所以最好用溫開水,夏天也可用冷開水沖調(diào)。 小鏈接:蜂蜜中含有60多種有機和無機成分。主要成分是糖類,其中果糖占39%,葡萄糖占34%,蔗糖占8%,其次是蛋白質(zhì)、脂肪和多種有機酸、酶類和維生素。有機酸主要包括蘋果酸、乳酸、甲酸等。酶類有氧化酶、淀粉酶等。無機鹽以鉀、鈣、鎂、硅、鐵、銅、錳居多。維生素以硫胺素、核黃素、維生素b6、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尼克酸、泛酸等為主。 ------------------------------------------------------------------------------------------------------ http://www.kepu.gov.cn/bbs/topicother.asp?t=5&boardid=5&id=380 請問吃蜂蜜有什么好處,有什么禁忌? 蜂蜜的好處多多,蜂蜜味甘性平,《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主心腹邪氣,諸驚癇痙,安五臟諸不足,益氣補中,止痛解毒,除眾病,和百藥,久服強志輕身,不饑不老”,可見它集合了治病強身兩大功用。歸納其作用為: 清熱?!读集煴静荨氛f“若覺熱,四肢不和,即服蜜漿一碗,甚良”,由于蜜有養(yǎng)陰作用,故用于虛熱者為宜。近有用于鼻炎,鼻竇炎及角膜潰瘍及臉緣炎等。 補中。蜜能補養(yǎng)脾氣,古代謂其長服能明耳目、面如花色、強志、輕身、不饑不老、適宜手虛弱之體及病后調(diào)養(yǎng)。故《藥品化義》有:蜂蜜采百花之精,味甘主補,滋養(yǎng)五臟之說。 解毒??芍胃鞣N皮炎及陰道滴蟲,及解烏頭毒,解酒毒,現(xiàn)代科研認為其〈含咖啡酸〉有抗癌作用。據(jù)俄羅斯報道蜜是一種良好的口腔消毒劑。由于蜜既能解毒又能補益,古人常用其制成各種膏方。美國已用蜂蜜兌各種果汁作澄清劑,效果理想,并能保持全部的營養(yǎng)價值。 潤燥??芍畏卧锟人?。配生姜更佳。張錫純認為其性“其涼滑潤,為清肺潤肺、利痰寧嗽之要品也”;老人津虧便結,可用此開水沖服潤下。 止痛。蜜具緩急止痛作用,魏長春醫(yī)師常用此配合烏梅安胃丸等沖服以治痛膽道蛔蟲癥、膽囊炎、膽石癥等。蜜外涂還可療燒傷,凍傷及各種外傷。 但須注意,凡痰濕較盛,脘腹脹滿或腸弱泄瀉者,蜂蜜則當慎用。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證明,蜂蜜外用具有解毒、抗菌、消炎、滋潤、防腐、保護創(chuàng)面、促進細胞再生和滲液吸收的諸多功能。 蜂蜜的食用方法 1、不可以用開水沖或高溫蒸煮蜂蜜,因為不合理的加熱,會使蜂蜜中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嚴重破壞,蜂蜜中的酶失活,顏色變深,香味揮發(fā),滋味改變,食之有不愉快的酸味。高溫使蜂蜜特有的香味和滋味受到破壞而揮發(fā),抑菌作用下降,營養(yǎng)物質(zhì)被破壞,因此,蜂蜜最好使用40℃以下的溫開水或涼開水稀釋后食用,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季,用冷開水沖蜂蜜飲食,能消暑解熱,是很好的清涼保健飲料。 2、蜂蜜的食用時間大有講究,一般均在飯前1-1.5小時或飯后2-3小時食用比較適宜。但對有胃腸道疾病的患者,則應根據(jù)病情確定食用時間,以利于發(fā)揮其醫(yī)療作用。如在飯前一個半小時食用蜂蜜,它可抑制胃酸的分泌;如在食用蜂蜜后立即進食,它又會刺激胃酸的分泌;溫熱的蜂蜜水溶液能使得胃液稀釋而降低胃液酸變,而冷的蜂蜜水溶液卻可提高胃液酸多,并能刺激腸道的運動,有輕瀉使用。因此,胃酸過多或肥大性胃炎、特別是胃和十二脂腸潰湯的患者,宜在飯前1小時半食用溫蜂蜜水,不僅能抑制胃酸的分泌,而且能使胃酸降低,從而減少對胃粘膜的刺激,有利于潰瘍面的愈合;而胃酸缺乏或萎縮性胃炎的患者,宜食用冷蜜水后立即進食。神經(jīng)衰弱者在每天睡覺前食用蜂蜜,可以促進睡眠,因為蜂蜜有安神益智和改善睡眠的作用。 食用蜂蜜的注意事項 1、不宜與豆腐同食。豆腐味甘、咸,性寒,能清熱散血。與蜂蜜同食易導致腹瀉。同時蜂蜜中的多種酶類,豆腐中的多種礦物質(zhì)、植物蛋白、有機酸等,二者同食 不利于人體的生化反應。 2、不宜與韭菜同食。韭菜含維生素c豐富,容易被蜂蜜中的礦物質(zhì)銅、鐵等離子氧化而失去作用。另外,蜂蜜可通便,韭菜富含纖維素而導瀉,容易引起腹瀉。蜂蜜和百藥,蜂蜜水不會解藥性,能和藥一起吃。 與蜂蜜相克食物: 蜂蜜與豆?jié){同食影響消化損聽力. 蜂蜜與茶同食影響消化吸收. 蜂蜜與蔥同食易腹瀉. 蜂蜜與鯽魚同食易中毒. 蜂蜜與螃蟹同食易中毒. 蜂蜜與李子同食傷五臟. 蜂蜜與茭白同食引發(fā)痼疾. 蜂蜜與大蒜同食易腹瀉. 蜂蜜與豆腐同食易腹瀉. 蜂蜜與萵筍同食易腹瀉. 蜂蜜與韭菜同食易腹瀉.

【內(nèi)容整理自網(wǎng)絡,若有侵權請聯(lián)系微信{chihuoyunnan}刪除,{因為內(nèi)容來自網(wǎng)絡}凡涉及中藥秘方或者處方,需要請專業(yè)醫(yī)生驗證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亂用,本內(nèi)容只是整理自網(wǎng)絡的參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