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藥典礦物藥,2010藥典跟國家局公布的otc范本的規(guī)格項不一致請問按哪個執(zhí)行
發(fā)布時間:2022-09-25 09:50
編輯:網(wǎng)絡
點擊:754
本文目錄一覽2010藥典跟國家局公布的otc范本的規(guī)格項不一致請問按哪個執(zhí)行2,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記載的藥物有多少種3,世界上第一個國家頒布的藥典出現(xiàn)在哪個朝代4,象形石是怎樣形成的5,中國第一部藥典2010藥典跟國家局公布的otc范本的規(guī)……
本文目錄一覽
1,2010藥典跟國家局公布的otc范本的規(guī)格項不一致請問按哪個執(zhí)行
應該按生產(chǎn)廠家的藥品說明書執(zhí)行,國家公布的OTC范本是廠家說明書的范本,也可參照,而你說的2010藥典應該是臨床用藥須知,該書不是藥典的一部分,不具有法律效力,只是藥典委員會的成員編寫的一本書而已,這類書的藥品規(guī)格只是泛泛的羅列一下,與具體藥品的規(guī)格并不一定相符。
2,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記載的藥物有多少種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是中藥學書名,為秦漢時人托名“神農(nóng)”所作。大約成于公元1世紀或2世紀。原書已佚,其內(nèi)容由于歷代本草書籍的轉(zhuǎn)引,得以保存,為世界最早的藥典?,F(xiàn)傳的《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的是明盧復和清過孟起、孫星衍、顧觀光以及日本森立之等的輯佚本。該書共記載藥物365種,其中植物藥252種,動物藥67種,礦物藥46種。到了公元657年,中國唐代醫(yī)官蘇敬等上書,建議重修《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后來朝廷采納了他們的建議,征召20多人集體編寫,定名《新修本草》。全書增到54卷,記載藥物850種。
3,世界上第一個國家頒布的藥典出現(xiàn)在哪個朝代
世界上第一個國家頒布的藥典出現(xiàn)在中國唐朝時的《唐本草》。 《唐本草》又稱《新修本草》,是唐代李績、蘇敬等22人集體編撰,由官府頒行的,可以說是我國最早的一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國家頒布的具有國家藥典性質(zhì)的本草。載藥850種,新增114種新藥,其中不少是外來藥物,如由印度傳入的豆蔻、丁香等;大遼傳入的石榴、乳香等;波斯傳入的青黛等。該書有較多的基原考證。附有圖經(jīng)7卷,藥圖25卷。出現(xiàn)了圖文鑒定的方法。為后世圖文兼?zhèn)涞谋静荽蛳铝嘶A。原書已散失不全,現(xiàn)僅存殘卷?,F(xiàn)有尚志鈞輯本《唐.新修本草》。唐高宗顯慶四年(公元659年)編修成功的,由唐朝政府頒行,這是國家頒定藥典的創(chuàng)始。而外國最早的藥典--牛倫藥典是1546年由牛倫堡政府刊行的,經(jīng)《唐本草》晚九個世紀,所以《唐本草》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藥典。
4,象形石是怎樣形成的
姜石,因其形狀頗似生姜而得名。是一種分布廣泛、有悠久應用歷史的石種,但作為觀賞用,則是近幾年才崛起的新興事物。 一、應用史 我國對姜石的應用,至少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主要作為礦物藥。集歷代藥典大成的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稱:“生土間姜石,象形,黃土姜石,因其形狀頗似生姜而得名。是一種分布廣泛、有悠久應用歷史的石種,但作為觀賞用,則是近幾年才崛起的新興事物。 一、應用史 我國對姜石的應用,至少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主要作為礦物藥。集歷代藥典大成的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稱:“生土間1、象形石象形石又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整體象形;另一種是局部象形。①整體象形:奇石的整體外部輪廓造型,似虎、似龍、似?!耆怯捎谧匀唤绲墓砀窆ぬ烊坏脑旎?。這種造化,一般是遵守著一種自然平衡原則,實際上各種生物自體的結(jié)構(gòu)都是平衡的,失去平衡就無法生存,無法保護自己,也無法延續(xù)。果我們把象形這一概念引入生物界,就只能求得神似,而不可能求得完全的形似。非要求得到形似就得動刀弄斧,則失去了天然的奇特性。另外,石頭的自身平衡,也是欣賞石頭的一個重要方面,石頭過奇,過怪除極特殊者)就根難讓人理解和接受。此石就有人工之嫌。因為石頭在自然界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要受到各種自然界外部和內(nèi)部營力的直接成非直接的破壞作用。自然界所有石頭,無論經(jīng)歷多長的歷史時期,它最終要變成砂粒、粉塵,然后隨風、水流移至江河湖海,再經(jīng)沉積變成巖石,再造山,再破碎……,這就是自然界的自然輪回,也就是絕滅一再生一再絕滅一再生的過程。②局部象形:局部象形多與巖石后期所受到的變質(zhì)、交代作用及沿巖石裂隙入侵的細小巖脈有關聯(lián)。其次,巖石是由色彩、硬度不同的成分所組成,或是色彩象某生物,或是較堅硬部分突出而組成象形的框架。如長江三峽石所組成的千變?nèi)f化的多種圖形,多與若干淺色石英細脈或是方解石細脈,侵入在深色變質(zhì)板巖中或其他深色巖石中有關。另一種圖形石,則與含鐵的氧化物沿巖石裂隙及兩側(cè)侵染有關,有時含鐵的物質(zhì)略有突出,組成某些景觀形,如紅河石的圖案皆與此有關。
5,中國第一部藥典
蘇敬,中國唐代藥學家。主持編撰世界上第一部由國家正式頒布的藥典《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在我國編寫本草的歷史至少可追溯到漢朝,當時已有不知撰寫人的《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問世。該書記載了可供藥用的動植物和礦物365種。 到了梁代醫(yī)學家陶弘景編寫的《本草經(jīng)集注》已收集藥物達730余種。在公元657年,蘇敬等上疏朝廷,要求編修新的本草。唐高宗李治準允了此事,指派長孫無忌、許孝崇、李淳風等22人與蘇敬一起集體修訂新本草?!缎滦薇静荨酚陲@慶四年(659年)編成,本草20卷(現(xiàn)殘存11卷),目錄1卷;本草圖25卷,目錄1卷;圖經(jīng)7卷(已佚),全書共54卷,共收集藥物800 余種。在西方,意大利的佛羅倫薩藥典頒行于1498年;著名的紐倫堡藥典頒行于1535年;俄國的第一部藥典頒行于1778年。均比蘇敬晚8個世紀以上。唐代《新修本草》是我國編纂的第一部國家藥典,在歷史上具有重要的影響,距今已有1 300多年歷史。該書是對藥物知識的一種規(guī)范,具有法定效應,因此在出版當時具有較高的參考和實用價值,對后世具有重要的文獻研究價值,同樣,對藥物學的進一步研究和發(fā)展也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本書有本草20卷,目錄1卷,又有藥圖25卷,圖經(jīng)7卷,計53卷。載藥844種,比《本草經(jīng)集注》增加114種。所增加的藥物中,有一部分外來藥品,如安息香、龍腦香、胡椒、訶黎勒等。分玉石、草、木、人、獸禽、蟲、魚、果、菜、米谷、有名未用回互類。拓展資料:《新修本草》,本草著作,一名《唐本草》《英公本草》,54卷。唐·蘇敬等23人奉敕撰于顯慶四年(公元659年)。計有正文20卷,目錄1卷;《藥圖》25卷,目錄1卷;《圖經(jīng)》7卷。正文實際載藥850種,較《本草經(jīng)集注》新增114種。此書以《本草經(jīng)集注》為基礎,增補注文與新藥。又將原草木、蟲獸2類,析為草、木、禽獸、蟲魚4類,序例亦一分為二。新增注文冠以“謹案”二字,小字書于陶弘景注文之后。新增用藥用黑大字書寫,末注“新附”。補注內(nèi)容中,以記載藥物形態(tài)、產(chǎn)地為多,兼述藥效、別名等。書中糾正陶氏謬誤處甚多,為后世辨正藥物基原提供依據(jù)?!缎滦薇静荨肥侵袊谝徊坑烧C布的藥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藥典。原書已佚,主要內(nèi)容保存于后世諸家本草著作中。參考:百度百科“新修本草”《新修本草》是蘇敏于唐顯慶二年表請修定本草,得到唐高宗的批準,并命李劾等組織二十二人修定,實際上是由蘇敬負責。于顯慶四年修定完畢,名曰《新修本草》。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藥典。它比世界上有名的歐洲紐倫堡藥典要早800余年。拓展資料本書原著已不全,現(xiàn)僅有本草部分殘卷的影印本;但原書的主要內(nèi)容,還可從《證類本草》、《本草綱目》中見到?,F(xiàn)有復輯本問世,名之曰《唐·新修本草》。成書于唐顯慶四年的本草學著作《新修本草》是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國家權(quán)力機關頒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藥學專著,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出現(xiàn)的藥典?!缎滦薇静荨氛牟糠质珍浟?50種藥,比前代藥學家陶弘景的《本草經(jīng)集注》新增藥物114種,對古書未載的內(nèi)容加以補充,內(nèi)容有誤者,重加修訂,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從正式頒布天下之後就作為臨床用藥的法律和學術依據(jù),流傳了400馀年,代表了中古時期中國中醫(yī)藥學發(fā)展的一個里程碑。參考資料:搜狗百科詞條 《新修本草》《新修本草》。它是中國第一部由政府頒布的藥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藥典。原書已佚,主要內(nèi)容保存于后世諸家本草著作中。擴展資料:《新修本草》共五十四卷,包括正經(jīng)二十卷、藥圖二十五卷、圖經(jīng)七卷,加上目錄二卷,全書共載藥844種(一說850種),分玉石、草木、獸禽、蟲、魚、果、菜、米谷、有名未用9類,在《本草經(jīng)集注》的基礎上增加了山楂、蕓苔子、人中白、鮮魚、砂糖等114種新藥物?!缎滦薇静荨返某蓵?,標志著我國藥物學向前推進了一步。這首先是因為本書的編修不是個人創(chuàng)作,而是集體勞動的結(jié)果,不但蘇敬等人參加了這一工作,而且令各產(chǎn)藥地區(qū),送上藥物標本,再匯集起來繪圖編修。該書藥圖圖經(jīng)超過正文,在我國歷史上僅此一部。參考資料:搜狗百科-新修本草

【內(nèi)容整理自網(wǎng)絡,若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微信{chihuoyunnan}刪除,{因為內(nèi)容來自網(wǎng)絡}凡涉及中藥秘方或者處方,需要請專業(yè)醫(yī)生驗證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亂用,本內(nèi)容只是整理自網(wǎng)絡的參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