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物藥赤石脂,赤石脂和雄黃是同一種藥物嗎
發(fā)布時間:2022-09-24 03:58
編輯:網(wǎng)絡
點擊:921
本文目錄一覽赤石脂和雄黃是同一種藥物嗎2,赤石脂功效與作用是什么3,下列礦物藥中常含結晶水的是A朱砂B雄黃C石膏D4,赤石脂的副作用有哪些5,赤石脂止血良藥6,礦石類藥物外敷時用什么溶液調制藥膏7,中藥代赭石和赤石脂是同一個東西嗎8,哪……
本文目錄一覽
1,赤石脂和雄黃是同一種藥物嗎
赤石脂為礦石中硅酸類的含鐵陶土,主要功能是澀腸止瀉,收斂創(chuàng)口。雄黃為硫化砷的結晶礦石,主要功能是解毒殺蟲。首先藥名就有問題~其次商品都有地域差~再次每種貨都有各種規(guī)格,統(tǒng)貨,選貨,一等,二等,三等......沒法子回答你!
2,赤石脂功效與作用是什么
赤石脂屬于礦物類藥材,性溫、味澀,歸大腸經(jīng)以及胃經(jīng)。有澀腸止瀉、收斂止血、斂瘡生肌的效果??梢灾委熅脼a久痢、滑脫不禁以及脫肛等等。還可以治療崩漏、便血、痔血、赤白帶下等。除此之外還可以治療瘡瘍久潰不收口、濕瘡流水、外傷出血等。煎湯內服用量在10g-20g之間,外用適量即可。應注意不可與肉桂一起使用,濕熱瀉痢患者忌用,孕婦慎重使用。

3,下列礦物藥中常含結晶水的是A朱砂B雄黃C石膏D

4,赤石脂的副作用有哪些
溫中止瀉,健脾養(yǎng)胃,陰虛的患者不適合服用,應用不當會導致口干上火以及便秘。這個藥藥性甘、酸、澀,溫,副作用,可能會引起上火的情況,便秘現(xiàn)象。不要和肉桂同時服用,加劇副作用。建議你使用這種藥還是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一般配伍使用。
5,赤石脂止血良藥
今日晨讀《神農本草經(jīng)》,讀到被列為上品的“青石脂、赤石脂、黃石脂、白石脂,黑石脂”。 五色入五臟。青、赤、黃、白、黑分別對應了人體的肝、心、脾、肺、腎等五臟。五種藥的功用有類似的作用,也有因偏重歸經(jīng)不同而有不同的藥效。 在古代,古人根據(jù)石脂顏色的不同進行區(qū)別,當今臨床藥用,我所知的只有赤石脂了。 關于其他顏色的石脂,我所知甚少。查了一些資料,看到“植物游記”的樊蓉老師分享,介紹關于赤石脂顏色的不同。 赤石脂主含 四水硅酸鋁,普通的赤石脂是帶紅色,或者紅白相間,如同五花肉 。樊蓉老師講到,但由于赤石脂所含氧化鐵、氧化鎂的含量不同,顏色會有各種差異。商品根據(jù)顏色分為赤石脂和白石脂,并且在四川出產有黃石脂。(網(wǎng)圖侵刪) 恰是又翻看《醫(yī)學衷中參西錄》,讀張錫純在”醫(yī)案篇*血病門“講到他治療一個吐血的病案,重用赤石脂,并講述其重用的原因,忍不住作文以分享。 簡述張錫純所載病案如下: 男,35歲,得吐血癥一年有余,初次吐血甚多,屢經(jīng)醫(yī)治,所吐較少,然終不能除根。每日一次或兩次,覺心中有熱上沖,即吐血一兩口。 因久病虛弱,臥床不起,所幸食欲猶佳,大便微溏,日行兩三次,其脈左部弦長,重按無力,右部大而芤(讀 摳 音,我讀了許多年錯誤的孔音!哈哈?。? 處方如下:赤石脂兩半、生懷山藥一兩、凈萸肉八錢、生龍骨(搗碎)六錢、生牡蠣(搗碎)六錢、生杭芍六錢、大生地黃四錢、甘草二錢、廣三七二錢 共藥九味,將前八味煎湯,送服三七末 重點講解赤石脂的藥用: 凡吐血久不愈者,多系胃氣不降,致胃壁破裂,出血之處不能長肉生肌也。 赤石脂之性, 重用之亦能使胃氣下降(其一),至行至下焦,其粘滯之力又能固澀大便(其二),且其性能生肌,更可使胃壁破裂出血之處早愈(其三) ,誠為此證最宜之藥也。(前面講述為何不用降胃氣有效的赭石。) 張錫純評說 赤石脂 所最可異者,天津藥房中之赤石脂,竟有煅與不煅之殊。 夫石藥多煅用者,欲化質之硬為軟也。石脂原系粉末陶土,其質甚軟, 宜興人以之燒做瓦器。 天津藥房其石脂之煅者,系以水和石脂作泥,在煤爐中燒作陶瓦。 如此制藥以水如湯劑,雖不能治病,猶不至有害。然石脂如湯劑者少,入丸散者多。若將石脂煅成陶瓦竟作丸散用之,其傷胃敗脾之病可勝言哉! 張錫純用赤石脂必用生品,對煅赤石脂大加駁斥,觀其用藥也多為生用。 在《神農本草經(jīng)》里注明赤石脂“主養(yǎng)心氣,下利赤白,小便利及癰疽瘡痔”;《中國藥典》記載其功用為“ 澀腸,止血,生肌斂瘡 ”。想及張錫純的病案,不禁嘆服! 《中國藥典》描述赤石脂 赤石脂為 硅酸鹽類礦物多水高嶺石族多水高嶺石 ,主含四水硅酸鋁〔Al4(Si4O10)(OH)8 ? 4H2O〕。采挖后,除去雜石。 【性狀】本品為塊狀集合體,呈不規(guī)則的塊狀。粉紅色、紅色至紫紅色,或有紅白相間的花紋。質軟,易碎,斷面有的具蠟樣光澤。吸水性強。具黏土氣,味淡,嚼之無沙粒感。 【炮制】赤石脂 除去雜質,打碎或研細粉。 煅赤石脂 取赤石脂細粉,用醋調勻,搓條,切段,干燥,照明煅法(通則0213)煅至紅透。用時搗碎。 【性味與歸經(jīng)】甘、酸、澀,溫。歸大腸、胃經(jīng)。 【功能與主治】 澀腸,止血,生肌斂瘡。用于久瀉久痢,大便出血,崩漏帶下;外治瘡瘍久潰不斂,濕瘡膿水浸淫?! ? 【用法與用量】9~12g,先煎。外用適量,研末敷患處。 【注意】不宜與肉桂同用。 從事中醫(yī)藥的朋友,您臨床應用的赤石脂是生品還是煅品呢?療效如何?歡迎留言交流!
6,礦石類藥物外敷時用什么溶液調制藥膏
1,磨碎的中藥調制成膏狀需蜂蜜就行了2,水狀的藥改成藥膏狀------ 什么都不用加 在火上熬至幾個小時.直到熬成膏藥為止.石膏、朱砂、雄黃、硫磺、爐甘石、砒霜、硼砂、明礬、皂礬、麥飯石、花蕊石、赤石脂、禹余糧、青礞石、自然銅、海浮石、鐘乳石、磁石代赭石、紫石英、陽起石、
7,中藥代赭石和赤石脂是同一個東西嗎
不一樣,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中藥材。 代赭石,味辛且苦,寒。歸經(jīng):入肝、胃、心胞經(jīng)。功能,平肝鎮(zhèn)逆,涼血止血。驚癇,吐血,鼻衄,腸風,痔瘺,崩漏帶下。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鐵的礦石。 赤石脂,為硅酸鹽類礦物多水高嶺石族多水高嶺石,主含含水硅酸鋁。性味:甘;澀;酸;溫;無毒 ?! 」πВ簼c;收斂止血;收濕斂瘡;生肌 。不一樣,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中藥材。 代赭石,味辛且苦,寒。歸經(jīng):入肝、胃、心胞經(jīng)。功能,平肝鎮(zhèn)逆,涼血止血。治噫氣嘔逆,噎膈反胃,哮喘,驚癇,吐血,鼻衄,腸風,痔瘺,崩漏帶下。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鐵的礦石。 赤石脂,為硅酸鹽類礦物多水高嶺石族多水高嶺石,主含含水硅酸鋁。性味:甘;澀;酸;溫;無毒 ?! 」πВ簼c;收斂止血;收濕斂瘡;生肌 。
8,哪里能得到赤石脂呢
赤石脂
為硅酸鹽類礦物多水高嶺石族多水高嶺石。
形態(tài):單斜晶系。為不規(guī)則的塊狀,大小不一,很少成結晶狀態(tài),多數(shù)為膠凝體。白色通常染有淺紅、淺褐、淺黃、淺藍、淺綠等色。新鮮斷面具蠟樣光澤。有平坦的貝殼狀斷口。硬度1~2。比重2.o~2.2。質軟,易碎,斷面平滑,吸水性強。具粘土氣,味淡,以色紅,光滑細膩,易碎,舌舔之粘性強、嚼之無沙粒感者為佳。。
產于巖石的風化殼和粘土層中。分布福建、河南、江蘇、陜西、湖北、山東、安徽、山西。
[采制]
采挖后,除去雜石、泥土。
[化學成分]
主含含水硅酸鋁[Al4(Si4O10)(OH)8·4H2O]。
[性味功能]
甘、酸、澀,溫。澀腸,止血,生肌斂瘡。
[主治用法]
用于久瀉久痢,大便出血,崩漏帶下;外治瘡瘍不斂,濕疹及角膜炎角膜潰瘍。內服煎湯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撤或調敷。
到中藥房能買到吧,一家不行多跑幾家
9,赤石脂有什么特征
礦物 赤石脂 本品為硅酸鹽類礦物多水高嶺石族多水高嶺石。 [原礦物] 多水高嶺石 Halloysite 形態(tài):單斜晶系。很少成結晶狀態(tài),多數(shù)為膠凝體。白色通常染有淺紅、淺褐、淺黃、淺藍、淺綠等色。新鮮斷面具蠟樣光澤。有平坦的貝殼狀斷口。硬度1~2。比重2.o~2.2。質軟,易碎,吸水性強。具粘土氣,味淡,嚼之無沙粒感。 [生境分布] 產于巖石的風化殼和粘土層中。分布福建、河南、江蘇、陜西、湖北、山東、安徽、山西。 [采制] 采挖后,除去雜石、泥土。 [化學成分] 主含含水硅酸鋁[Al4(Si4O10)(OH)8·4H2O]。 [性味功能] 甘、酸、澀,溫。澀腸,止血,生肌斂瘡。 [主治用法] 用于久瀉久痢,大便出血,崩漏帶下;外治瘡瘍不斂,濕疹。內服煎湯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撤或調敷。 [用量] 9~12g;外用適量。 [藥理作用] 內服能吸著消化道內有毒物質及食物異常發(fā)酵的產物等。對發(fā)炎的胃腸粘膜有局部保護作用,并對胃腸道出血有止血作用。赤石脂20、40g/kg灌胃,可縮短小鼠(毛細管法)凝血時間和大鼠血漿復鈣時間,對ADP誘導的兔、大鼠血小板聚集和小鼠體內ADP誘導的血小板血栓形成均有抑制作用。
10,什么是赤石脂
本品為硅酸鹽類礦物多水高嶺石族多水高嶺石。
[性味功能]
甘、酸、澀,溫。澀腸,止血,生肌斂瘡。
【功用主治】澀腸,止血,收濕,生肌。治久瀉,久痢,便血,脫肛,遺精,崩漏,帶下,潰瘍不斂。
①《本經(jīng)》:"主黃疸,泄痢,腸澼膿血,陰蝕下血赤白,邪氣癰腫,疽痔惡瘡,頭瘍疥瘙。"
②《別錄》:"主養(yǎng)心氣,明目,益精,療腹痛泄?jié)?,下痢赤白,小便利,及癰疽瘡痔,女子崩中、漏下、產難、胞衣不出。"
③《藥性論》:"補五臟虛乏。"
④《日華子本草》:"治瀉痢,血崩帶下,吐血衄血,并澀精淋瀝,安心,鎮(zhèn)五臟,除煩,療驚悸,排膿,治瘡癤痔瘺,養(yǎng)脾氣,壯筋骨,補虛損。"
⑤《珍珠囊》:"固脫。"
⑥《綱目》:"補心血,生肌肉,厚腸胃,除水濕,收脫肛。"
⑦《本草匯言》:"滲停水,去濕氣,斂瘡口,固滑脫,止瀉痢腸澼,禁崩中淋帶。"
赤石脂:為硅酸鹽類礦物多水高嶺石族多水高嶺石
[主治用法]:用于久瀉久痢,大便出血,崩漏帶下;外治瘡瘍不斂,濕疹及角膜炎角膜潰瘍。內服煎湯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撤或調敷。
[藥理作用]:內服能吸著消化道內有毒物質及食物異常發(fā)酵的產物等。對發(fā)炎的胃腸粘膜有局部保護作用,并對胃腸道出血有止血作用。赤石脂20、40g/kg灌胃,可縮短小鼠(毛細管法)凝血時間和大鼠血漿復鈣時間,對ADP誘導的兔、大鼠血小板聚集和小鼠體內ADP誘導的血小板血栓形成均有抑制作用。

【內容整理自網(wǎng)絡,若有侵權請聯(lián)系微信{chihuoyunnan}刪除,{因為內容來自網(wǎng)絡}凡涉及中藥秘方或者處方,需要請專業(yè)醫(yī)生驗證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亂用,本內容只是整理自網(wǎng)絡的參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