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半夏,天麻 半夏的主要外觀性狀
發(fā)布時間:2022-06-08 10:14
編輯:網絡
點擊:494
天麻半夏的主要外觀性狀天麻鸚哥嘴、蟾蜍皮、凹肚臍。半夏小圓粒,有須根痕,味辛辣。天麻鸚哥嘴、蟾蜍皮、凹肚臍。半夏小圓粒,有須根痕,味辛辣。
1,天麻 半夏的主要外觀性狀
天麻鸚哥嘴、蟾蜍皮、凹肚臍。半夏小圓粒,有須根痕,味辛辣。天麻鸚哥嘴、蟾蜍皮、凹肚臍。半夏小圓粒,有須根痕,味辛辣。
2,半夏白術天麻湯的用量
半夏4.5g,天麻、茯苓、橘紅各3g,白術9g,甘草1.5g。

3,半夏白術天麻湯
1、材料:半夏4.5g,天麻、茯苓、橘紅各3g,白術9g,甘草1.5g,生姜一片,大棗二枚。2、做法:半夏4.5g,天麻、茯苓、橘紅各3g,白術9g,甘草1.5g,生姜一片,大棗二枚,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帶熱服。3、半夏白術天麻湯 ,中醫(yī)方劑名。為祛痰劑,具有化痰熄風,健脾祛濕之功效。主治風痰上擾證。眩暈,頭痛,胸膈痞悶,惡心嘔吐,舌苔白膩,脈弦滑。臨床常用于治療耳源性眩暈、高血壓病、神經性眩暈、癲癇、面神經癱瘓等屬風痰上擾者。1、材料:半夏4.5g,天麻、茯苓、橘紅各3g,白術9g,甘草1.5g,生姜一片,大棗二枚。2、做法:半夏4.5g,天麻、茯苓、橘紅各3g,白術9g,甘草1.5g,生姜一片,大棗二枚,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帶熱服。3、半夏白術天麻湯 ,中醫(yī)方劑名。為祛痰劑,具有化痰熄風,健脾祛濕之功效。主治風痰上擾證。眩暈,頭痛,胸膈痞悶,惡心嘔吐,舌苔白膩,脈弦滑。臨床常用于治療耳源性眩暈、高血壓病、神經性眩暈、癲癇、面神經癱瘓等屬風痰上擾者。
4,做天麻半夏燉雞肉的方法是什么
【材料】雞肉500克,清湯100克,黑木耳50克,植物油50克,天麻30克,半夏15克,白術15克,陳皮5克,料酒、食鹽、蒜泥、姜片、醬油、味精各適量。【操作】1.半夏、白術、陳皮、天麻包入小紗布袋內并扎口,然后分兩次煎取濃汁200克備用。2.雞肉切成小塊盛入盆中,加入少許料酒、食鹽,攪勻,稍腌片刻。3.油入鍋后,用武火燒至七成熱,下雞塊炒至半熟,加入木耳再炒片刻,然后放入生姜、蒜泥、醬油、藥汁和清湯,文火慢燜至香熟,調入味精即可。【功效】清濕化痰,提神健腦?!咀⒁狻?.半夏味辛辣,有毒,所以必須選用經過泡炮制的??扇∩僭S半夏咀嚼嘗試,沒有強烈的麻口感方可選用。2.陰虛火旺者忌服;肥胖及膽固醇高者,應棄雞皮,取肉食用。
5,半夏天麻顆粒能治腦梗嗎
天麻又名赤箭,為蘭科天麻屬植物天麻的干燥塊莖,主產于云南、四川、陜西及貴州等地。天麻含有天麻素、天麻苷元、香草醇、天麻多糖等化學成分。中醫(yī)學認為天麻味甘、性辛、溫,無毒。入肝經,具有息風定驚、鎮(zhèn)靜安眠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療頭暈目眩、頭風頭痛、肢體麻木、失眠、驚風、癲癇等癥。現代研究表明:天麻中的天麻素具有改善血流動力學及營養(yǎng)細胞作用,從而迅速消除椎基底動脈系統循環(huán)不良及迷炎、前庭神經元炎及梅尼埃病引起的眩暈、惡心、嘔吐及耳鳴等癥狀。對高血壓發(fā)生發(fā)展中起重要作用的內皮素、血管緊張素Ⅱ等均有改善作用,使患者血壓下降。天麻含有天麻素、天麻普元等,作用于神經中樞,可以降低血管阻力,擴張小動脈及微血管,降低血壓時間長達3h以上,避免激活交感神經,平穩(wěn)有效控制血壓。天麻素還能增強血管的順應性,改善臟器缺氧狀態(tài),對一些由于腦供血不足造成的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有較好的治療作用。天麻有對抗咖啡因引起中樞興奮的作用,延長催眠藥的作用時間,還可以擴張血管,提高供氧能力,緩解偏頭痛。可以增強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清除氧自由基,也可以抑制細胞死亡和凋亡。此外還能降低血液的瓢稠度,加速紅細胞流速,改善血小板的聚集功能,從而改善腦血管系統的血液供應。天麻注射液能擴張腦血管、改善腦血流量、增加椎基底動脈及腦部的血液供應,同時天麻注射液還有降壓、鎮(zhèn)靜、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和保護腦神經細胞的作用,從而達到改善頭痛的目的。
6,半夏白術天麻湯歌訣
半夏白術天麻湯歌訣:版本一:半夏白術天麻湯,苓草橘紅大棗姜;眩暈頭痛風痰證,熱盛陰虧切莫嘗。版本二:半夏白術天麻湯,苓草橘紅棗生姜;眩暈頭痛風痰盛,痰化風息保安康。版本三:半夏白術天麻湯,陳皮苓草大棗姜;風痰眩暈并頭痛,息風化痰效果良。擴展資料:半夏白術天麻湯的功效:半夏白術天麻湯,是一種中藥的方劑名,主要的作用就是祛痰的作用,它具有化痰熄風,健脾祛濕的功效。主要的作用就是用于緩解治療,耳源性眩暈,高血壓,以及,癲癇面神經癱瘓,等風痰上擾者。該藥物功效為息風,定驚主治治眩暈眼黑,頭風頭痛,肢體麻木,半身不遂,語言蹇澀,小兒驚癇動風。方解:本方證為脾虛生濕,濕聚成痰,引動肝風,風痰上擾所致。古人云:“無痰不作眩”,風痰上擾,肝風內動,故眩暈頭痛,眩暈甚者,自覺天旋地轉;痰阻氣機,濁陰上逆,故胸悶嘔惡;舌苔白膩,脈弦滑,均為風痰之象。脾濕生痰,為病之本;肝風內動,風痰上擾,為病之標。本方證重點是痰與風,故化痰息風治標為主,健脾祛濕治本為輔。方中以半夏、天麻為君藥,其中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天麻平肝息風而止頭眩,兩藥合用,為治風痰眩暈頭痛要藥。白術、茯苓健脾祛濕,以治生痰之源,共為臣藥。陳皮理氣化痰,使氣順痰消,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為使藥。煎加姜棗,以和中健脾。諸藥合用,能使風息痰消,眩暈自愈。臨床運用:1、用方要點本方為治風痰上擾,眩暈頭痛的常用方,以眩暈頭痛、舌苔白膩、脈弦滑為辨證要點。2、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于治療高血壓病、耳源性眩暈、神經性頭痛等屬風痰上擾者。功用鑒別:二陳湯、小陷胸湯、半夏白術天麻湯均能化痰,用治痰證。其不同點是:二陳湯功能燥濕化痰,理氣和中,用治濕痰證;小陷胸湯功能清熱化痰,寬胸散結,用治痰熱互結證;半夏白術天麻湯功能化痰息風,健脾祛濕,用治風痰上擾證。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半夏白術天麻湯
7,天麻有哪些功效呢
人到中年身體是比較脆弱的,尤其是上了一定的年紀之后,身體很容易出現各種問題,對于中醫(yī)來說,當身體出現問題的時候,中草藥能夠提供很大的幫助,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天麻這種中草藥,對于中老年人來說,天麻可是一種功效非常多的中草藥,那么具體都有什么功效呢?一、天麻的主要功效第一,天麻含有非常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和各種糖類,吃天麻能夠為身體提供能量。第二,天麻對于預防和治療各種心血管疾病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因為天麻能夠增加腦部血流量,從而降低腦部血管出現的阻力,并且能夠輕度地收縮腦血管,增加冠狀血管的流量,因此能夠預防心血管疾病,另外,天麻還能降低血壓,對于預防心肌缺血起著重要的作用。第三,天麻對于人體的大腦神經系統也有非常明顯的保護作用,女性吃天麻可以得到非常明顯的增強記憶力和增強視神經的效果。第四,很多人還知道,天麻也具有一定的鎮(zhèn)靜效果,有很多用來治療神經衰弱的患者的藥物中就含有天麻素,這種物質能夠抑制咖啡因導致的中樞興奮作用,鎮(zhèn)靜效果非常好??梢钥闯鰜?,天麻的用處真的是非常多,非常受到女性的歡迎。不過雖然說天麻的作用這么多,在食用的時候也需要注意很多事情的,那么都有哪些事項是需要注意的呢?二、天麻的注意事項首先,天麻雖然具有很多功效,但是很多人食用了天麻之后都有可能出現譬如頭暈、惡心等不良反應,甚至有些人身體還可能會出現浮腫的癥狀,也有一些人在吃了天麻之后出現脫發(fā)的癥狀,因此,在服用天麻之前一定要做好準備,咨詢相關的醫(yī)學人員。其次,天麻具有一定的毒性,一般來說,超過40克的天麻就足夠引起中毒的情況出現,而中毒的潛伏期也是在一個小時到六個小時左右,清代的名醫(yī)吳儀洛就曾經說過:“血液衰少及非真中風者忌用”,指的就是天麻。再次,天麻不適合煎得太久,因為天麻的主要成分天麻甙遇熱之后是非常容易揮發(fā)的,如果煎太久的話,是很容易就揮發(fā)掉,失去效果,所以,最好是將天麻切成薄片或者是研磨成粉末,將其他湯藥煎好之后再放入天麻。這樣才能發(fā)揮天麻的功效。最后,天麻最好跟其他藥物或者是食材一起搭配食用,因為單獨使用天麻的效果不是太好,而且單獨服用天麻也要注意劑量,最好就是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服用。以上就是關于天麻的功效以及使用的禁忌,對于女性來說,天麻是一種經常接觸的中藥物,所以一定要謹慎對待。
8,天麻有哪些制成品
??1、天麻天麻丸:天麻60g、羌活100g、獨活50g、杜仲70g、牛膝60g、粉草60g、制附子10g、當歸100g、地黃160g、玄參60g以上十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百克粉末加煉蜜90~110g制成大蜜丸,每丸重9g。用于肢體拘攣,手足麻木,腰腿酸痛。??2、天麻丸:天麻15g川芎60g兩味為末,煉蜜丸如芡子大,治編正頭痛,神昏目花。3、天麻酒:天麻、牛膝、附子、杜仲各方十克,用好酒浸七天,每溫服一小盞。治婦女風痹,手足不遂。(《十便良方》)4、天麻、細辛、半夏各60克,分兩袋、煮交互熨痛處,汗出則愈。??治腰疼痛。(《世傳神效各方》)5、天麻散:天麻、天竺黃、天高星、全蝎各等分,上四味搗羅為散,半錢匕溫酒調下,治中急風。6、天麻丸:天麻15g、天南星15g、僵蠶6g、全蝎30為細末,酒煮面糊為丸,如大麻子大、一歲服10~15丸,荊芥湯下。??治小兒諸驚。7、天麻湯:天麻30g、訶黎勒30g、木香30g、蕓臺子15g,上四味搗篩精末,每服二錢匕,水煎服。治產后血暈。(《圣濟總錄》)8、天麻丸:天麻60g、地榆30g、沒藥1g、玄參30g、烏頭(炮)30g、麝香0。3g,同搗羅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溫酒下。??治中風手足不遂筋骨疼痛,行步艱難,腰膝沉重。(《圣濟總錄》)9、天麻丸:天麻45g、炮附子30g、半夏30g、荊芥15g、木香15g、肉桂1g、川芎15g、上七味搗羅為末、入乳香勻和、滴水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丸,漸加至10丸,茶水下。治偏上頭痛,眼目腫疼昏暗,頭目眩暈,起坐不能。??(《圣濟總錄》)10、天麻鉤藤飲:天麻9g、鉤藤12g、川牛膝12g、石決明18g、梔子9g、黃苓9g、朱茯神9g、夜交藤9g、桑寄生9g、杜仲9g、益母草9g、水煎服。治肝陽偏亢,肝風上擾,頭痛、眩暈、失眠。(《雜病證治新義》)11、天麻15g、野菊花10g、杜仲10g、川芎9g,水煎服,治高血壓。??(《秦嶺巴山天然藥物志》)12、天麻防風丸:天麻防風、僵蠶,蝎尾、朱砂、雄黃、牛黃、人參、甘草、麇香。治小兒驚風,手腳抽搐。(《和劑局方》)13、半夏白術天麻湯(《醫(yī)學心語》)治風痰上擾證。眩暈頭痛,胸悶嘔惡,舌苔白膩,脈弦滑等證。半夏9g,天麻6g,茯苓6g,橘紅6g,白術18g,甘草3g。??生姜3片,大棗2枚,水煎服。方中天麻平肝潛陽,以熄肝風,為治風要藥,為君藥。14、玉真散(《外科正宗》)治風毒痰阻之破傷風。牙關緊急,口撮唇緊,身體強直,角弓反張,脈弦緊。南星6g,防風6g,白芷6g,天麻6g,羌活6g,白附子6g。上為末,每服2錢,熱酒一盅調服,更敷傷處。??方中天麻長于熄風止痙,為佐藥。15、天麻鉤藤飲(《中醫(yī)內科雜病證治新義》)治肝陽偏亢,肝風上擾證。頭痛,眩暈,失眠,舌紅苔黃,脈弦。天麻9g,鉤藤12g,石決明18g,梔子9g,黃芩9g,川牛膝12g,杜仲9g,益母草9g,桑寄生9g,夜交藤9g,朱茯神9g。??水煎服。方中天麻入肝經,有平肝熄風之效,且有定眩暈之專長,為君藥。

【內容整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微信{chihuoyunnan}刪除,{因為內容來自網絡}凡涉及中藥秘方或者處方,需要請專業(yè)醫(yī)生驗證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亂用,本內容只是整理自網絡的參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