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做的藥,人參一兩白芍一兩當歸白術茯苓麥冬各五錢丹砂末菖蒲
發(fā)布時間:2022-07-24 07:24
編輯:網絡
點擊:2053
人參一兩白芍一兩當歸白術茯苓麥冬各五錢丹砂末菖蒲補養(yǎng)氣血,除煩安神。這方子不像是現在的方子,要是抓藥的話,把后邊幾味藥的劑量乘以四,人參改成黨參加量,丹砂末不能長期用,一付大概三十塊。2,人參有什么作用能做哪些藥膳……
1,人參一兩白芍一兩當歸白術茯苓麥冬各五錢丹砂末菖蒲
補養(yǎng)氣血,除煩安神。這方子不像是現在的方子,要是抓藥的話,把后邊幾味藥的劑量乘以四,人參改成黨參加量,丹砂末不能長期用,一付大概三十塊。
2,人參有什么作用能做哪些藥膳
參屬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為名貴補藥。人參,古亦稱黃參、血參、土精、地精、海腴。參,為浸漸之意,以其植物年深漸長而根如人形,故名人參,后世字繁簡變,以參代之,而為人參之名。其處方用名為野山參、圓參、生曬參、邊條參、紅參、糖參、吉林參、遼參、高麗參。性能人參味堪微苦,性溫,入脾、肺經。其成分為含人參皂甙、人參酸、植物甾醇、糖類、揮發(fā)油、維生素(B1、B2)、膽堿、煙酸、泛酸。其作用:①補益強壯作用較強,對五臟之氣血虛弱均有補益功效??捎糜谔摀p,有較強的抗疲勞之效,以提高工作效率;可用于人體正氣不足,抵抗力下降,有增強抗病能力的功效;可提高對低溫、高溫的耐受力,用于高溫傷氣的補養(yǎng),用于低溫下的補養(yǎng);可增強心臟機能,治療心衰。對氣不足者常用,可輕身延年?!侗静菥V目》說:人參能“補五臟,……久服輕身延年”。實驗證明,人參甙為蛋白質的促進因子,有提高機體代謝與免疫功能的作用。②補氣固脫,治療元氣虛極或元虛脫所致的休克、大出血。③補肺健脾,治療肺氣虛的聲低、自汗、呼吸弱、脈虛,治療脾氣虛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瀉等癥。注意和禁忌①人參與藜蘆相反,不宜同用。②水煎人參忌用鐵器。③實熱癥與濕熱癥不宜用。④人參作補益時,要去參蘆。因參蘆有涌吐的功效,故易致嘔吐。⑤注意常用參的品質的優(yōu)劣:紅參以蘆長、主根粗、體長飽滿、無抽皺溝紋、棕紅色、半透明者佳。白糖參以主根上部有橫紋、蘆長、皮緊、色淡黃白色為佳。高麗參以主根較圓、皺紋細深、皮灰黃、質充實者為佳。野山參以蘆長、碗密、圓蘆、體充實、紋細呈螺旋狀、須帶珍珠點、堅韌者為佳。配方和用法(1)生脈散:人參6~9克,麥冬15克,五味子10~12克。水煎,每日一劑,分2次服用。人參、麥冬、五味子三味共用益氣養(yǎng)陰、斂汗安神。適用于熱病后或久病氣陰虛所致的心悸氣短、汗出口干、脈無力,亦治療低血壓、冠心病具氣陰虛癥者。(2)參麥五味丹金湯:人參6克,丹參10~12克,郁金9克,麥冬12克,五味子10克。幾味共水煎,每日1劑,取湯服之。人參、麥冬、五味子益氣、滋陰養(yǎng)心肺、收斂安神、丹參通脈活絡,郁金理氣解郁,幾味合用益氣養(yǎng)陰、理氣活絡,適用于冠心病胸悶痛有氣陰虛之癥者。(3)益氣養(yǎng)陰止渴飲:人參6克,黃耆24克,淮山藥30克,玄參15克,花粉15克,知母12~15克。六味共水煎,水沸1小時以后取湯,放溫后飲之。人參補氣生津液,黃耆補氣生清,淮山藥補脾滋液,玄參滋陰益脾腎,花粉、知母滋陰清熱止渴。六味共用益氣養(yǎng)陰,止渴縮尿,適用于氣陰虛有熱所致的口渴思飲、尿多、氣短乏力,亦治糖尿病(消渴病)具氣陰虛之癥者。(4)參附萸草湯:人參9~15克,炮附子10克,山萸肉9~12克,炙甘草6克。人參、附子先煎2~3小時,再下山萸肉、炙甘草以水煎,1小時以后取湯放溫飲之,不能飲者亦可鼻飼法飲之。人參大補元氣,炮附子溫腎陽回厥,山萸肉溫肝收斂,炙甘草補氣且調和諸藥。四味同用溫陰益氣、固脫回厥,適用于休克具四肢厥冷、呼吸微弱、少氣、脈微者。(5)參茸巴戟丸:人參、鹿茸各15克,山萸肉24~30克,巴戟、肉蓯蓉、麥冬、杜仲、柏子仁各30克,菟絲子、熟地、枸杞子各60克。以上11味共研細末,煉蜜為丸,每丸9克重,每次服1丸,1日2次,空腹時溫開水送下。人參、鹿茸溫腎填精,補元陽;巴戟補腎陽,溫肢體,祛寒濕;肉蓯蓉補腎陽,滋陰液,溫而不燥;麥冬、柏子仁、熟地黃、構杞子,補陰液,益五臟;山萸肉補肝斂精;杜仲、菟絲子補肝腎、強腰膝。11味共用補肝腎,壯元陽,強腰膝,振精神,適用于腎虛所致的陽痿、畏寒及用于肝腎虛所致的腰膝酸痛、神疲易倦。(6)參術茱萸訶子湯:人參6克,白術、吳茱萸、訶子各9克。四味共水煎,水沸1小時以后,取湯溫服,每日1劑。人參、白術健脾助運化,吳茱英溫肝脾,訶子固腸收斂。幾味共用溫補脾胃止瀉,適用于脾胃陽氣虛所致的泄瀉。(7)人參靈芝丹參散:人參30克,靈芝60克,丹參90克。以上三味共研細末,每次服3克,1日2次,溫開水送下。適用于心氣虛夾閼的冠心病。

3,人參黃芪茯苓甘草當歸川芎白芍生地黃牛膝杜
這里面的茯苓 當歸 川芎 還有 后面的幾個祛風的藥 都有點 通便和祛濕的作用,但是不知道你劑量如何,和你體質如何,所以 大便可能有點不成型,而且里面還有 牛膝 引藥下行,所以就~呵呵 拉稀了被~不過沒關系,適當調整一下 劑量,拉稀也沒關系,就當排濕了,堅持吃哦~
4,人參的藥方選錄
治營衛(wèi)氣虛 四君子湯:臟腑怯弱,心腹脹滿,全不思食,腸鳴泄瀉,嘔吐逆:人參(去蘆)、白術、茯苓(去皮)、甘草(炙)各等分。上為細末,每服10克,水一盞,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時,入鹽少許,白湯點亦得。常服溫和脾胃,進益飲食,辟寒邪瘴霧氣。(《局方》四君子湯) 定志丸:心氣不定,五臟不足,恍惚振悸,差錯謬忘,夢寐驚魘,恐怖不寧,喜怒無時,朝差暮劇,暮差朝劇,或發(fā)狂眩:遠志(去苗及心)、菖蒲各100克,人參、白茯苓(去皮)各150克。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朱砂為衣。每服七丸,加至二十丸,溫米飲下,食后臨臥日三服。(《局方》定志丸) 治陽虛氣喘,自汗盜汗,氣短頭運 人參25克,熟附子50克。分為四帖,每帖以生姜十片,流水二盞,煎一盞,食遠溫服。(《濟生方》) 止血后此藥補之 獨參湯:大人參(去蘆)100克,棗五枚。每服水二盞,煎一盞。細呷之,服后熟睡一覺,諸病除根。(《十藥神書》獨參湯) 治下痢噤口 人參、蓮肉各15克。以井華水二盞,煎一盞,細細呷之,或加姜汁炒黃連15克。(《經驗良方》) 治霍亂心煩躁 桂心1克(末),人參25克(去蘆頭)。上以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分溫二服。(《圣惠方》) 治虛瘧發(fā)熱 人參11克(二錢二分),雄黃25克(五錢)。為末,用粽尖搗丸,梧子大。發(fā)日侵晨,井華水吞下七丸,發(fā)前再服。忌諸般熱物。(《丹溪纂要》) 治元氣虛脫癥 人參能大補元氣,復脈固脫,為拯危救脫要藥。適用于因大汗、大瀉、大失血或大病、久病所致元氣虛極欲脫,氣短神疲,脈微欲絕的重危癥候。單用有效,如獨參湯(《景岳全書》)。 若氣虛欲脫兼見汗出,四肢逆冷者,應與回陽救逆之附子同用,以補氣固脫與回陽救逆,如參附湯(《正體類要》)?! ∪魵馓撚摷嬉姾钩錾砼?,渴喜冷飲,舌紅干燥者,人參兼能生津,常與麥冬、五味子配伍,以補氣養(yǎng)陰。 治肺脾心腎氣虛癥 人參為補肺要藥,可改善短氣喘促,懶言聲微等肺氣虛衰癥狀。治肺氣咳喘、痰多者,常與五味子、蘇子、杏仁等藥同用,如補肺湯(《千金方》)。 治胃虛冷,中脘氣滿,不能傳化,善饑不能食 溫胃煮散:人參末10克,生附子末2.5克,生姜0.5克(切碎)。上三味和勻,用水七合,煎至二合,以雞子一枚取清,打轉,空心頓服。(《圣濟總錄》溫胃煮散) 治肺虛久咳 人參末二兩,鹿角膠(炙,研)50克。每服15克,用薄荷、豉湯一盞,蔥少許,入銚子煎一、二沸,傾入盞內,遇咳時,溫呷三、五口。(《食療本草》) 治三、二年間肺氣上喘咳嗽,咯唾膿血,滿面生瘡,遍身黃腫 人參蛤蚧散:蛤蚧一對(全者,河水浸五宿,逐日換水,洗去腥,酥炙黃色),杏仁(去皮尖、炒),甘草(炙)各250克,知母、桑白皮、人參、茯苓(去皮),貝母各100克。上八味為末,凈磁合子內盛。每日用如茶點服。(《衛(wèi)生寶鑒》人參蛤蚧散) 糖尿病氣陰兩傷,體倦乏力者 人參浸膏,每次5毫升,每日2次。 脾虛食少,倦怠無力,腹瀉的人 人參10克,白術10克,茯苓8克,甘草3克,生姜3片,大棗1枚。水煎服。對重病、久病后體力恢復卓有成效。 治心氣虛損,怔忡而自汗者 豬腰子一只,用水兩碗,煮至一盞半,將腰子細切,入人參25克,當歸(上去蘆、下去細者,取中段)25克。并切,同煎至八分,吃腰子,以汁送下。有吃不盡腰子,同上二味藥滓,焙干,為細末,山藥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百一選方》) 治胸痹心中痞氣,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 人參湯:人參、甘草、干姜、白術各150克。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金匱要略》人參湯) 治消渴引飲無度 玉壺丸:人參、瓜蔞根各等分。生為末,煉蜜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麥冬湯送下。(《仁齋直指方》玉壺丸) 治消渴引飲 人參為末,雞孑清調服。每次5克,一日三、四服。(《綱目》) 治吐血下血,因七情所感,酒色內傷,氣血妄行,口鼻俱出,心肺脈散,血如涌泉 人參(焙)、側柏葉(蒸焙)、荊芥穗(燒存性)各25克。為末,用10克,入飛羅面10克,以新汲水調如稀糊服,少頃再啜。(《中藏經》) 治小兒驚后瞳人不正者 人參、阿膠(糯米炒成珠)各5克。水一盞,煎七分。溫服,日再服,愈乃止。(《仁齋直指方》) 治妊娠酸心吐清水,腹痛不能飲食 小地黃丸:人參(去蘆)、干姜(炮)各等分。上為末,用生地黃汁,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湯下,食前服。(《局方》小地黃丸)
5,人參有哪些功效適合哪些人群吃具體的食用方法是什么
人參:大補元氣 補脾益肺 生津止渴 安神增智 強心 促進骨髓造血功能 具有抑制癌細胞生長的作用。 主治:脾氣虛弱 少食懶言 大便溏泄 體倦力乏 虛咳喘促 自汗 驚悸 失眠 健忘 及氣血津液不足 口干舌燥等。 常用:5--10克用文火煎,將參汁兌入其它藥湯內服,也可將參片放在杯中用開水浸泡當茶飲,亦可燉服、泡酒服。 人參是一種滋補強壯藥,健康者,特別是青少年慎用,不宜同食蘿卜、茶葉。
6,人參白術當歸烏梢蛇川烏草烏天麻骨碎仆馬錢子牛
降膽固醇。主要吃法是黃豆大棗火腿湯,治佝僂病,治貧血。主要吃法是冬菇瘦 豬肉湯、鮮菇鯇魚湯,潤燥消火,降膽固醇,益氣生津,滋補肝腎、黃豆馬鈴薯兔肉湯等、冬菇雞腳湯等。 黃豆:味甘性寒:味甘性平。可益胃氣。例如:蘿卜中醫(yī)認為、大棗花生排骨湯。 大棗(黑棗),常吃能預防冠心病和動脈硬化、海參瘦肉玉米。 冬菇(或鮮菇)如果是丸劑 按照說明書劑量應用問題不大 但是看處方里很多都是有毒藥品,不適合常吃。緩解癥狀就換換方子吧 比如 骨質增生丸人參有補元氣的做用,但它也很熱,對于高血壓患者他經不起了熱。
7,用人參甘草白術當歸川芎地黃白芍朱砂野蒺藜白茯
朱砂主要是重鎮(zhèn)安神的。
其它各藥主要是補氣補血的。
如果是一個月的量 一天吃3次 一次吃5克 那么一天就需要15克 ,一個月需要450克
人參40 甘草30 白術60 當歸60 川芎30 干地黃70 白芍50 朱砂20 野蒺藜30 茯苓60
朱沙重鎮(zhèn)安神。你用這藥有何目的。這藥有毒。用量不可超過3克。另不可用煅。也就是用火加熱。你要用煅的話那基本上跟吃水銀沒區(qū)別。朱砂做丸劑一般只是為衣也就是說在丸藥的外面薄薄滾上一層的用量。 而且不見火就是說不入煎劑;內服也是0.1克到0.5克少量沖服;開處方朱砂0.1~0.5克(為衣)至于你所說的中藥方劑中的人參屬于貴重藥物一般用量也不大于其他藥物。用量大會加重經濟負擔,可以考慮用黨參代替~供你參考。
8,人參制首烏枸杞熟地黃生地一起的功效和作用能治白發(fā)嘛
有一定的功效,但不能說是一定能治療,因為個體差異,所發(fā)很多藥對個別人的作用大一些,對有些人的作用就小一些,內服可以用于腎陰虛和氣虛所致的出汗,手腳心發(fā)熱,小便黃,大便干燥.血熱,須發(fā)早白等.外用加側柏葉.煎洗可以治療脫發(fā).這些加在一起是主要補腎益氣血的對治療白發(fā)有一定的療效!你可以試一下黑芝麻炒焦后研成芝麻糊用制首烏煎湯后調和成糊狀每天晚上睡前與早上起床后服用,大概用量每次服用一湯匙芝麻粉30克制首烏煎湯!不能,白發(fā)多是遺傳導致的,特別是少白頭,人在什么時候白發(fā)與你的基因息息相關。
當然,熬夜等一些不健康的生活行為,也會造成白發(fā),你所說的藥物都是滋補類的,可以延緩白發(fā),卻做不到治療白發(fā),所以那些能治療白發(fā)的廣告大多都是騙人的。
補氣養(yǎng)血、滋補肝腎。
能治白發(fā)。
9,一念逍遙廟會丹爐攻略有哪些
《一念逍遙》廟會丹爐配方有非常多種,玩家們需要根據不同丹藥的配方來制作出丹藥,材料均是由千年靈芝、百年玄黃、萬年人參來制作的,只不過是數量的要求不太一樣。從左到右分別是千年靈芝、百年玄黃、萬年人參來,配方如下:無用的藥箋:2 1 1普通的藥箋:1 1 5平凡的藥箋:7 1 1一般的藥箋:5 5 5明目方:2 1 3舒經方:1 3 1溫膽箋:2 2 2熄風方:2 3 4凝神箋:1 5 2理氣方:3 3 1安神箋:3 3 3寧心方:5 4 1續(xù)骨方:2 8 2保元方:1 4 7五補方:3 1 5龍骨箋:6 2 3萬木回春方:3 5 2天罡固本箋:4 6 1強功方:3 2 1萱草忘憂方:9 6 3沖霄玄冥箋:2 8 8道心魔種方:5 7 4補中益氣方:10 3 3玄參白術箋:6 1 7星辰縱橫方:3 9 2玉清祈靈方:2 2 13奇門遁甲方:6 5 4三花聚頂箋:3 7 5化精生元方:5 10 4溫里固澀箋:10 9 3六神宣氣方:7 6 9順氣平脈方:3 9 11四逆生脈方:1 8 12活氣:6 8 9神明度命箋:8 21 9萬物資生箋:12 15 11玄天如意方:18 4 3天地盈虛箋:2 24 13霧露乾坤箋:10 8 17任自逍遙方:14 12 5

【內容整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微信{chihuoyunnan}刪除,{因為內容來自網絡}凡涉及中藥秘方或者處方,需要請專業(yè)醫(yī)生驗證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亂用,本內容只是整理自網絡的參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