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中草藥圖片,找了一種叫叫白毛夏枯草的藥有誰認識我不是很確定附上一
發(fā)布時間:2022-12-02 11:58
編輯:網(wǎng)絡
點擊:270
本文目錄一覽1,找了一種叫叫白毛夏枯草的藥有誰認識我不是很確定附上一2,這些都是什么植物啊3,草藥獅子草是怎么樣的4,有種草藥叫山油麻請問它有什么功效5,請?zhí)峁﹫D片中植物資料6,珍珠草是不是又名含羞草7,中藥半枝蓮1,找了一種叫叫白毛夏枯草……
本文目錄一覽
1,找了一種叫叫白毛夏枯草的藥有誰認識我不是很確定附上一
【性味】苦甘,寒。
①《本草拾遺》:"味甘,平,無毒。"
②《綱目拾遺》:"性寒,味苦。"
③《本草再新》:"有小毒。"
【歸經(jīng)】《本草再新》:"入肺經(jīng)。"
【功用主治】止咳化痰,清熱,涼血,消腫,解毒。治氣管炎,吐血,衄血,赤痢,淋病,咽喉腫痛,疔瘡,癰腫,跌打損傷。
①《本草拾遺》:"主金瘡止血,長肌,斷鼻中衄血,取葉挼碎敷之;亦煮服斷血瘀及卒下血。"
②《綱目拾遺》:"專清肝火。"
③《木草再新》:"清火開氣。"
④《植物名實圖考》:"養(yǎng)筋,和血,散寒,酒煎服。""搗敷瘡毒。"
⑤《分類草藥性》:"退火散血,消腫毒。跌打損傷,泡酒服。"
⑥《福建中草藥》:"清熱瀉火,消腫解毒。治痢疾,白喉,喉炎,扁桃腺炎,嬰兒頭面濕疹,疔瘡,牙癰,牙痛,乳癰,狂犬咬傷。"
⑦《四川中藥志》:"治癆傷,咳嗽。吐血及婦人血氣痛。"
⑧《閩東本草》:"治手掌或手指刺傷,蛇蟲嘆傷。"
2,這些都是什么植物啊
費菜 拉丁名:Sedumkamtschaticum 科名:景天科 屬名:景天屬 別名:救心菜、活血丹、養(yǎng)心草、倒山黑豆(《福建民間草藥》)、馬三七、白三七、胡椒七(《湖南藥物志》)、七葉草(《閩東本草》)、晏海豆爿、回生草(《福建中草藥》)、血草(福建晉江《中草藥手冊》) 簡介 費菜 費菜株高20~50cm。莖直立,不分枝。單葉互生,肉質,葉片披針形,葉柄極短,葉緣有細齒,表面綠色,背面淡綠。聚傘花序頂生?;芗ò?枚,黃色。
第一幅圖是大戟科的澤漆
第二幅圖是菊科的藍眼菊的一個品種
第三幅圖是菊科的杭白菊也有像像白色的雛菊(關鍵是沒看到整株形態(tài))
第四幅圖是石竹科的香石竹(康乃馨)
第五幅圖也是菊科的藍眼菊的一個品種(特勒斯哥紫)
^.^
3,草藥獅子草是怎么樣的
中文學名:九頭獅子草】別稱:接長草】植物界門:被子】植物門綱:雙子葉植物綱】 1、治肺熱咳嗽:鮮九頭獅子草一兩,加冰糖適量。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2、治肺炎:鮮九頭獅子草二至三兩,搗爛絞汁,調(diào)少許食鹽服。(《福建中草藥》) 3、治虛弱咳嗽:辣葉青藥嫩尖七個,蒸五分麥芽糖服。(《貴州草藥》) 4、治小兒驚風:一?6?1尖驚藥二錢,白風藤二錢,金鉤藤二錢,防風一錢,朱砂二分,麝香五厘。將朱砂與麝香置于杯中,另將前四味藥熬水,藥水混合朱砂、麝香,三次服完。(《貴陽民間藥草》)二?6?1辣葉青藥五錢,搗絨對淘米水服。(《貴州草藥》) 5 九頭獅子草、治小兒吐奶并泄青:尖驚藥五錢(根葉并用),煎水服。(《貴陽民間草藥》) 6、治男子尿結:尖驚藥、黑竹根、大種鵝兒腸、木通、淮知母各五錢。加酒十二兩蒸,早晚各服二兩,第二次用半斤酒蒸,第三次用六兩酒蒸。(《貴陽民間藥草》) 7、治咽喉腫痛:鮮九頭獅子草二兩,水煎,或搗爛絞汁一至二兩,調(diào)蜜服。(《福建中草藥》) 8、治痔瘡:尖驚藥二兩,槐樹根二兩,折耳根二兩。燉豬大腸頭,吃五次。(《貴陽民間藥草》) 9、治蛇咬傷:鮮九頭獅子草、半支蓮、紫花地丁,三種藥草加鹽鹵搗爛,涂敷于咬傷部位。(《浙江民間草藥》) 10、治黑泡疔:九頭獅子草莖葉,搗爛,涂敷。(《浙江民間草藥》) 11、治白帶,經(jīng)漏:九頭獅子草四兩,燉豬肉吃。(《常用中草藥配方》)編輯本段各家論述 1、《植物名實圖考》:發(fā)表。 2、《分類草藥性》:清火。治咳嗽、氣喘,吐血。 3、《貴州民間方藥集》:治小兒驚風。 4、《貴陽民間藥草》:祛風,清熱,定驚。 5、《閩南民間草藥》:消腫,解毒,散熱。療疔瘡,乳癰,蛇咬傷,蜈蚣咬傷。 6、《四川中藥志》:清肺熱,化痰。治風熱咳嗽痰多。
4,有種草藥叫山油麻請問它有什么 功效
【功 效】
涼血止血,清熱解毒。
【主 治】
治血熱妄行之吐衄,癤瘡。
【性味歸經(jīng)】
苦,涼。
入肝,肺二經(jīng)。
【別 名】
榔樹(《浙江天目山藥植志》)、山腳麻(《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山油麻為榆科植物山油麻之葉,其屬灌木或小喬木,高1~5米。它有止痛,止血,治癤毒的功效。
清熱解毒,止痛,止血。主治癤毒。并治外傷出血。
[癤:是一種化膿性毛囊及毛囊深部周圍組織的感染。癤腫可能由細菌感染、空氣或食物過敏、生活壓力、衛(wèi)生不食、生病、抵抗力差、某些藥物、吃過多垃圾食物、傷口感染、血液中毒、或甲狀腺毛病等因素引起。它既痛且不雅觀,有時還會留下疤痕,偶爾甚至有危險性。]
用法是鮮葉搗爛,加白糖外敷患處,每天換一次。 山油麻別名:山腳麻
功能清熱解毒、止痛、止血。用于治療癤毒,并治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嫩葉搗爛加白糖敷患處
此外,山芝麻也叫山油麻。味辛、微苦,藥性涼。
功能解表清熱、消腫解毒。用于感冒發(fā)熱、頭痛、口渴、痄腮、麻疹、痢疾、腸炎、癰腫、瘰疬、瘡毒、濕疹、痔瘡。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6錢(鮮者1~2兩)。外用:搗敷。
附方:
①治外感痧氣,陽黃疸,熱瘧:山芝麻、古羊藤根、兩面針等分。共磨粉。每服一錢。開水送下,日服二、三次。(《廣西藥植圖志》)
②治痢疾:鮮山芝麻一兩。酌加水煎。日服二次。(《福建民間草藥》)
③治風濕痛:山芝麻根二兩,黃酒四兩。酌加水煎服。(《福建民間草藥》)
④治風毒流注:鮮山芝麻一至二兩。洗凈切碎,鴨蛋一枚,水煎服。(《閩南民間草藥》)
⑤治癰疽腫毒:鮮山芝麻葉。搗敷。(《福建民間草藥》)
⑥治痄腮:山芝麻葉二至三兩。搗敷患處。(《嶺南草藥志》)
⑦治睪丸炎:鮮山芝麻七至八錢。酌加酒、水各半,燉服。(《福建民間草藥》)
⑧治肺癆咳嗽:鮮山芝麻根三至五錢。洗凈切片,和冰糖適量加水煎服。(《閩南民間草藥》)
⑨治骨結核?。荷街ヂ楦粌桑托⌒垭u一只(去腸內(nèi)雜物),酌加清水燉熟,分二、三次服。(《福建民間草藥》)
⑩治淋巴結核:山芝麻根二兩。酌加酒水各半,燉服。(《福建民間草藥》)
⑾治毒蛇膠傷:山芝麻根二至三兩。用酒煎飲;另搽擦患處。(《嶺南草藥志》)
⑿治漏管:山芝麻根二兩,羊肉半斤。酌加開水燉服.(《福建民間草藥志》)
⒀治腸炎腹瀉:山芝麻干根五錢至一兩。水煎服。(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⒁治濕疹:山芝麻干根研粉,米酒調(diào)涂患處。(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⒂治乳癰:山芝麻鮮稂一兩。酒水煎服。另用鮮葉搗爛外敷。(《福建中草藥》)
⒃治蛇頭疔:山芝麻鮮葉和紅糖搗爛敷患處。
山油麻圖片 山芝麻(山油麻)圖片
5,請?zhí)峁﹫D片中植物資料
哇,是紫背天葵。 多年生無莖草本。根狀莖球狀,直徑7-8毫米,具多數(shù)纖維狀之根。葉均基生,具長柄;葉片兩側略不相等,輪廓寬卵形,長6-13厘米,寬4.8-8.5厘米,先端急尖或漸尖狀急尖,基部略偏斜,心形至深心形,邊緣有大小不等三角形重鋸齒,有時呈缺刻狀,齒尖有長可達0.8毫米的芒,上面散生短毛,下面淡綠色,沿脈被毛,但沿主脈的毛較長,常有不明顯白色小斑點,掌狀7 (-8)條脈,葉柄長4-11.5厘米,被卷曲長毛;托葉小,卵狀披針形,長5-7毫米,寬2-4毫米,先端急尖,頂端帶刺芒,邊撕裂狀?;ㄝ愀?-18厘米,無毛;花粉紅色,數(shù)朵,2-3回二歧聚傘狀花序,首次分枝長2.5-4厘米,二次分枝長7-13毫米,通常均無毛或近于無毛;下部苞片早落,小苞片膜質,長圓形,長3-4毫米,寬1.5-2.5毫米,先端鈍或急尖,無毛;雄花:花梗長1.5-2厘米,無毛;花被片4,紅色,外面2枚寬卵形,長11-13毫米,寬9-10毫米,先端鈍至圓,外面無毛,內(nèi)面2枚倒卵長圓形,長11-12.5毫米,寬4-5毫米,先端圓,基部楔形;雄蕊多數(shù),花絲長1-1.3毫米,花藥長圓形或倒卵長圓形,長約1毫米,先端微凹或鈍;雌花:花梗長1-1.5厘米,無毛,花被片3,外面2枚寬卵形至近圓形,長6-11毫米,近等寬,內(nèi)面的倒卵形,長6.5-9.2毫米,寬3-4.2毫米,基部楔形,子房長圓形,長5-6毫米,直徑3-4毫米,無毛,3室,每室胎座具2裂片,具不等3翅;花柱3,長2.8-3毫米,近離生或1/2,無毛,柱頭增厚,外向扭曲呈環(huán)狀。蒴果下垂,果梗長約1.5-2毫米,無毛,輪廓倒卵長圓形,長約1.1毫米,直徑7-8毫米,無毛,具有不等3翅,大的翅近舌狀,長1.1-1.4厘米,寬約1厘米,上方的邊平,下方的邊弧形,其余2翅窄,長約3毫米,上方的邊平,下方的邊斜;種子極多數(shù),小,淡褐色,光滑?;ㄆ?月,果期6月開始。[1]紫背菜為菊科三七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國南方如廣 東、廣西、海南、福建、云南、江西、四川、臺灣等地農(nóng)村零星栽培, 多做藥用間或菜用。紫背菜原產(chǎn)我國,據(jù) 《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記載:紫背菜有治咳血、血崩、經(jīng)痛、血氣 虧、支氣管炎、盆腔炎、中暑、阿m巴痢疾和外用創(chuàng)傷止血等功 效。據(jù)福建農(nóng)科院試驗中心測試,每100g紫背菜含水分91.49~91.66g,含粗蛋白質16.26~19.18g,抗壞血酸22.5mg。 它的礦質營養(yǎng)較豐富,特別是鐵、銅、鋅等微量元素含量較高(表 1-2)。還含有黃酮甙成分,這類物質無毒,有延長抗壞血酸的 作用和減少血管紫般的作用,對惡性生長細胞有中度抗效。紫 背菜生長健壯,抗逆性強,基本上不受病蟲為害,無農(nóng)藥污染。 其嫩枝葉做菜,質脆嫩,具有菊科類植物的特殊清香,風味獨特。 民間認為紫背菜有涼血、去虛火的功效,是一種有益于人類健康 保健蔬菜。http://baike.baidu.com/view/266988.htm?fr=ala0_1_1
6,珍珠草是不是又名含羞草
不是,珍珠草
科類:玄參科
學名:珍珠草
平均高度 1O-100公分
PH: 6.O-7.O
水溫: 22一28℃
光照度: 2000Lux
【藥 名】:珍珠草
【拼 音】:ZHENZHUCAO
【英文名】:葉下珠 Common Leafflower Herb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大戟科植物葉下珠的全草或帶根全草。
【功 效】:平肝清熱,利水解毒。
【主 治】:治腸炎,痢疾,傳染性肝炎,腎炎水腫,尿路感染,小兒疳積,火眼目翳,口瘡頭瘡,無名腫毒。
【性味歸經(jīng)】:甘苦,涼 ①《植物名實圖考》: "性涼。" ②《福建民間草藥》: "苦,寒。"③《南寧市藥物志》: "甘苦。"《泉州本草》: "入肝、肺二經(jīng)。"
【用法用量】:內(nèi)服: 煎湯,0.5-l兩(鮮者 l-2兩);或搗汁。外用:搗敷。
【別 名】:日開夜閉、十字珍珠草(《生草藥性備要》)、陰陽草、假油柑(《臨證指南》)、真珠草(《綱目拾遺》)、卿魚草、胡羞羞(《廣州植物志》)、老鴉珠(《福建民間草藥》)、夜合珍珠(《民間常用草藥匯編》)、落地油柑、小利柑(《陸川本草》)、HUA草(《南寧市藥物志》)、夜合草(《江西民間草藥》)、山皂角(《貴州民間藥物》)、葉后珠(《四川中藥志》)、油柑草(《福建中草藥》)、魚鱗草(徐州《單方驗方新醫(yī)療法選編》)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主產(chǎn)廣東、廣西、四川等地。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夏、秋間采收,曬干。
【拉丁名】:藥材珍珠草Herba Phyllanthi Urinariae原植物Phyllanthus urina-ria L.
【考 證】:出自《生草藥性備要》?!吨参锩麑崍D考》:"葉下珠,江西、湖南砌下墻陰多有之。高四、五寸,宛如初出夜合樹芽,葉亦晝開夜合,葉下順莖結子如粟,生黃熟紫。"
【生藥材鑒定】:干燥帶根全草,根莖外表淺棕色,有髓;主根不發(fā)達,須根多數(shù),淺灰棕色。莖粗約 2-3毫米,老莖基部灰褐色;莖枝有縱皺,灰棕色、灰褐色或棕紅色;質脆易斷,斷面中空。分枝有縱皺及不甚明顯的膜翅狀脊線。葉片薄而小,灰綠色,皺縮,易脫落。花細小,腋生于葉背之下,多巳干縮。有的帶有扁圓形赤褐色的果實。氣微香,葉味微苦。是國家特級稀有藥用植物,因其夏天開花后結扁圓形綠色小果,這些小果整齊地排列在葉背附近的小枝上,遠看好像串串珍珠一樣,所以叫做珍珠草。
【中藥化學成分】:預試全草含酚類及三萜類物質,并含生物堿樣物質。
珍珠草價值昂貴,可謂寸草寸金。
葉下珠葉微苦甘,性涼,無毒。入肝脾經(jīng)。內(nèi)服清熱平肝、清肝明目、消疳止痢、利尿。外用解毒消腫。主治赤白痢疾、暑熱腹瀉、腸炎腹瀉、尿路感染、腎炎水腫、夜盲、急性結膜炎、口瘡、頭瘡、風火赤眼、單純性消化不良、小兒疳積。外治毒蛇咬傷、指頭蛇瘡、皮膚飛蛇卵、小兒暑癤等。
【珍珠草配方】:
1、治赤白痢疾:葉下珠30-60克,水煎加紅糖服沖蜜服?;蚣蛹t豬母菜30克煎服;或葉下珠20克,老鸛草20克,水煎,加紅糖服。
2、治細菌性痢疾、膀胱炎:鮮葉下珠30克,金銀花葉20克,紅糖20克煎服。或葉下珠適量洗凈,加冷開水適量,絞汁加紅糖,每日1劑,分2-3次服,連服3-5天。
3、治傷暑發(fā)熱:葉下珠30克,水煎加蜜服。
4、治目赤腫痛、夜盲、眼花眼朦:葉下珠30-60克,燉豬肝或鴨肝120克,飲湯食肝。
5、治腎盂腎炎急性期或慢性急發(fā):鮮葉下珠40克,白花蛇舌草30克,車前草20克,水煎,每日1劑,分3次服,連服2-5天。
6、治小兒疳積:鮮葉下珠根、鮮老鼠耳根各15克,燉服?;蛉~下珠煮豬肝或雞肝食。
7、治小兒疳積引起的結膜炎、夜盲:葉下珠15克,豬肝50克,蒸熟飲湯食肝。
8、治小兒疳積、久熱不退:鮮葉下珠40克,豬肝或瘦豬肉,加水蒸煮,飲湯食肝。
9、治單純性消化不良:葉下珠15克,水煎服。
10、治急性黃疸型肝炎:鮮葉下珠、六月雪、茵陳各30克,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11、治竹葉青蛇咬傷:鮮葉下珠洗凈,絞汁,用米酒適量或米湯沖服,渣貼患處。
12、治指頭蛇瘡、飛蛇卵:葉下珠捶雄黃末貼之。
13、治小兒頭面暑癤:葉下珠捶汁,調(diào)雄黃末抹患處。
本品內(nèi)服常用量生品30-90克,干品15-30克,外用適量。
7,中藥半枝蓮
半枝蓮半枝蓮【藥用】本品為唇形科植物開頭草的全草?!拘晕杜c歸經(jīng)】辛,涼。【功效】清熱解毒,利尿消腫?!九R床應用】1.用于熱毒瘡瘍,毒蛇咬傷,以及肺癰等癥。半枝蓮用治癰腫瘡瘍,有解毒、消腫作用;用治毒蛇咬傷也有良好的解毒作用;可單獨應用,或配合清熱解毒藥同用,既可內(nèi)服,也可外用,用治肺癰,可配合魚腥草、開金鎖等同用。2.用于肺癌、以及腸胃道癌癥。本品用于肺癌,常與蜀羊泉、尋骨風、魚腥草等配合應用;用于胃腸道癌癥,常與白花蛇舌草、石見穿、八月禮、半邊蓮等同用。此外,本品又能利尿、祛瘀止血,可用于腹水及損傷出血等癥?!咎幏接妹堪胫ι彛ㄏ磧?,曬干,切碎用)【一般用量與用法】三錢至一兩,煎服。外用適量。【按語】1.半枝蓮一藥,原名開頭草,別名為狹葉韓信草,一般在開花時采全草入藥。因它的小花交互對生,集成偏側總狀花序,形如牙刷,故俗稱牙刷草。2.本品原用于毒蛇咬傷及瘡癰腫毒等癥;近年來在臨床上用于肝炎、肝腫大、肝硬化腹水、癌腫及吐血損傷出血等癥。半枝蓮的抗癌作用研究[異名]通經(jīng)草,紫連草,并頭草(南京民間藥草),牙刷草(江蘇植藥志),小韓信草,水韓信(廣西藥植圖志),小耳挖草(南寧市藥物志),溪邊黃芩,金挖耳(江西民間草藥驗方),野夏枯草,方草兒,半向花,半面花,偏頭草,四方草(浙江民間常用中藥),耳挖草(廣西中草藥),小號向天盞,虎咬紅,再生草(福建中草藥),趕山鞭(成都常用中草藥治療手冊),狹葉向天盞(福建新醫(yī)療法資料選編)。[基原]為唇形科植物半枝蓮的全草。[原植物]半枝蓮Scutellaria barbata D.Don,又名:狹葉韓信草。多年生草本,根須狀。莖直立,四棱形,高15-50厘米,葉對生,卵形或披針形,長約7-32毫米,寬4-15毫米,基部截形或心臟形,先端鈍形,邊緣具有疏鋸齒,莖下部的葉有短柄,頂端的葉近于無柄。花輪有花2朵并生,集成頂生和腋生的偏側總狀花序,苞片披針形,上面及邊緣有毛,背面無毛,花柄長1-15毫米,密被粘液狀的短柔毛,花萼鐘形,頂端2唇裂,在花萼管一邊的背部常附有盾片,花冠淺蘭紫色,管狀,頂端兩唇裂,上唇盔狀,3裂,兩側裂片齒形,中間裂片圓形,下唇腎形,雄蕊4,2強,不伸出,子房4裂,花柱完全著生在子房底部,頂端2裂。小堅果球形,橫生,有彎曲的柄,花期5-6月。生長于池沼邊,田邊或路旁潮濕處。分布江蘇,廣西,廣東,四川,河北,山西,陜西,湖北,安徽,江西,浙江,福建,貴州,云南,臺灣,河南等地。[栽培]1:氣候土壤:喜溫暖濕潤的氣候,以肥沃,疏松的沙質壤土較好。2:種植:一種子繁殖:四川地區(qū)在9-10月播種,播前,整好土地,開1.3米深的溝,在溝上按行距30厘米,深4-6厘米開橫溝,播副約10厘米,做到底平,土松。種子需要伴入混有人畜糞水的草木灰里,使成種子灰,每畝用種子5-6兩,播時,先在溝里施入人糞水,把種子灰均勻撒入即可。二分株繁殖:在夏季收獲后,把老兜挖出,選生長好的,分成小兜,按行距30厘米,株距7-10厘米栽種,淋入畜糞水。三田間管理:種子繁殖的,當苗高一厘米時,澆一次清淡人畜糞水提苗。苗高3-4厘米時,要勻苗,補苗。每隔3-4厘米留苗一株,補苗要帶土移載。勻苗后,中耕除草一次,并行追肥。分株繁殖的,在栽后發(fā)出新苗時中除,追肥一次,以后只須拔草松土,至九月收獲后及11月各追肥一次過冬。[采集]開花時采收,去根,鮮用或曬干。[藥材]干燥全草,葉片多已脫落,為帶有花穗的莖與枝,長15-25厘米,四棱形,表面黃綠色或紫棕色,光滑,質柔軟,折斷面纖維狀,中空,殘留的葉片深黃綠色,多破碎不全,皺縮彎曲,質脆而易脫落,花穗著生在枝端,黃綠色,臭微弱,味微咸苦。產(chǎn)江蘇,江西,福建,廣東,廣西等。[成分]全草含生物堿,黃酮甙,酚類,甾體。[藥理]用美蘭試管法篩選實驗,對急性粒細胞型白血病血細胞有輕度的抑制作用,于細胞呼吸器法篩選試驗對上述白血病血細胞的抑制率大于75%。[性味]辛,平。1:《廣西藥植圖志》味辛微腥,性平,無毒。2:《南寧藥物志》甘,平,無毒。3:《江西民間草藥驗方》性平,味辛微苦,無毒。4:廣州部隊《常用中藥手冊》微苦,涼。[功用主治]清熱,解毒,散瘀,止血,定痛,治吐血,鼻出血,血淋,赤痢,黃疸,咽喉疼痛,肺癰,疔瘡,瘰疬,瘡毒,癌腫,跌打刀傷,蛇咬傷。1:《南京民間藥草》破血通經(jīng)。2:《廣西藥植圖志》消炎,散瘀,止血,治跌打傷,血痢。3:《南寧市藥物志》消腫,止痛,治跌打,刀傷,瘡瘍。4:《泉州本草》清熱,解毒,祛風,散血,行氣,利水,通絡,破血,止痛。內(nèi)服主血淋,吐血,鼻出血,外用治毒蛇咬傷,癰疽,疔瘡,無名腫毒。5:廣州部隊《常用中藥手冊》清熱解毒,治癌見到改善癥狀的效果,闌尾炎,肝炎。6:成都《常用草藥治療手冊》治食道癌,胃癌,子宮癌。[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兩(鮮品1-2兩),或搗汁。外用:搗敷。[宜忌]血虛者不宜,孕婦慎用。[選方]1:治吐血,咯血,鮮狹葉韓信草一至二兩,搗爛絞汁,調(diào)密少許,燉熱溫服,日二次。(泉州本草)2:治尿道炎,小便血尿疼痛,鮮狹葉韓信草一兩,洗凈,煎湯,調(diào)冰糖服,日二次(泉州本草)。3:治熱性血痢:小韓信草二兩,煎服(廣西藥植圖志)。4:治痢疾:鮮狹葉韓信草三至五兩,搗爛絞汁服,或干全草一兩,水煎服(福建中草藥)。5:治肝炎:鮮半枝蓮五錢,紅棗5個,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6:治胃氣痛:干狹葉韓信草一兩,和豬肚或雞一只(去頭及腳尖,內(nèi)臟)。水,酒各半燉熟,分二,三次服。(泉州本草)。7:治咽喉腫痛:鮮狹葉韓信草八錢,鮮馬鞭草八錢,食鹽少許,水煎服。(福建中草藥)。8:治咽喉炎,扁桃體炎:半枝蓮,鹿茸草,一枝黃花各三錢,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9:治肺膿瘍:半枝蓮,魚腥草各一兩,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中草藥)。10:治蛇頭疔,淋巴腺炎:鮮狹葉韓信草一至二兩,調(diào)食鹽少許,搗爛外敷(福建中草藥)。11:治淋巴結核:半枝蓮二兩,水煎服?;虬胫ι?,水龍骨各一兩,加廋豬肉適量,煮熟,吃肉和湯。12:治背癰:鮮半枝蓮根搗爛外敷。要留出白頭,一天敷二次。另取全草一兩,水煎服,服四,五次即可排膿。排膿后,用根搗汁滴入孔內(nèi),并用紗布包扎,一天換二次。13:治癌癥:半枝蓮,蛇葡萄根各一兩,藤梨根四兩,水楊梅根二兩,白茅根,鳳尾草,半邊蓮各五錢。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中藥)。14:治跌打損傷:小韓信草搗爛,同酒糟煮熱敷(廣西藥植圖志)。15:治一切毒蛇咬傷:鮮狹葉韓信草,洗凈搗爛,絞汁,調(diào)黃酒少許溫服,渣敷患處。(泉州本草)。16:治毒蛇咬傷:鮮半枝蓮,觀音草各一至二兩,鮮半邊蓮,鮮一包葉各四至八兩。水煎服。另取上述鮮草洗凈后加食鹽少許,搗爛取汁外敷。(浙江民間常用中草藥)。[臨床報道]用于癌瘤,取半枝蓮一兩,水煎2次,上,下午分服,或代茶飲。據(jù)36例食管癌,肺癌患者的觀察,用藥后部分患者有癥狀的改善,但未見到根治的療效。另用半枝蓮,白英各1兩,水煎服,每日一劑,用于肺癌,對改善癥狀也有一定的療效。半枝蓮:(清熱解毒藥:主要用于癰腫瘡瘍的藥物) 辛、苦,寒。歸胃、肝、肺、大腸經(jīng)。 功用: 清熱解毒,活血,利濕。 應用: 1、用于熱毒瘡瘍、毒蛇咬傷、肺癰、腸癰。瘡瘍蛇傷,可與其它清熱解毒藥配伍,內(nèi)服或外用 。肺癰、腸癰,可與白花蛇舌草、魚腥草配伍。 2、用于多種腫瘤,如消化道腫瘤、肝癌、肺癌、宮頸癌、惡性葡萄胎、絨毛膜上皮癌等。消化道腫瘤,常與白花蛇舌草、半邊蓮、白英等配伍;肝癌,可隨證配伍其它活血、柔肝、益脾等藥;肺癌可配魚腥草、白英。惡性葡萄胎和絨癌,可配龍葵、紫草。 3、用于水腫,小便不利和濕熱黃疸。單用或配伍應用。 此外,還可用于跌打損傷和肺熱咳嗽。 [用量、使用注意、禁忌] 15—30克。治腫瘤可用至150克。外用適量。 研究: 含生物堿、黃酮甙、酚類、甾體、鞣質。 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有抑制作用。對動物實驗性腫瘤,如肉瘤180,艾氏腹水癌、腦瘤22均有抑制作用。此外,還有利尿、祛痰、止咳、平喘作用。

【內(nèi)容整理自網(wǎng)絡,若有侵權請聯(lián)系微信{chihuoyunnan}刪除,{因為內(nèi)容來自網(wǎng)絡}凡涉及中藥秘方或者處方,需要請專業(yè)醫(yī)生驗證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亂用,本內(nèi)容只是整理自網(wǎng)絡的參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