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物藥配伍,蛋白質藥物能和維生素礦物質藥物一起吃嗎
發(fā)布時間:2022-09-24 05:28
編輯:網(wǎng)絡
點擊:722
本文目錄一覽蛋白質藥物能和維生素礦物質藥物一起吃嗎2,每日趣聞能治病的石頭礦物中藥3,礦物藥的分類4,幾種藥物的配伍5,經(jīng)典中藥配伍藥對口訣100對最全中藥分類性味功效匯總6,礦石類藥物外敷時用什么溶液調制藥膏7,清血八味片功效8,藥物……
本文目錄一覽
1,蛋白質藥物能和維生素礦物質藥物一起吃嗎
- 抗過敏藥可以和多種維生素礦物質片一起吃嗎?可以一起吃,抗過敏藥物不會影響維生素類藥物的吸收的,維生素類藥物也不會影響抗過敏藥物的療效。
2,每日趣聞能治病的石頭礦物中藥
我國對礦物藥材的利用有著悠久的 歷史 ,早在《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就有“滑石,味甘寒,主身熱淺辟,利小便”;“礬石主惡瘡,且痛”;“紫石英,味甘溫,至女子風寒于宮,絕孕十年無子……”等記載。礦物中藥具有活血化淤、通經(jīng)活絡、殺菌消毒、吸收分泌物、保護創(chuàng)面、清熱解毒等功效。從古至今,幾千年臨床應用,證明了礦物中藥的神奇藥用價值。 而中藥在其分類中卻包括了動物藥、植物藥和礦物藥這三個基本的類別。歷代“本草”上講的礦物藥是從廣義上講,既包括了礦物和巖石等一些天然形成的無機物,也包括了一些古生物的化石和琥珀。礦物中藥一般分為三類: ●原礦物藥:指從自然界采集后,基本保持原有性狀作為藥用者。按中藥分類規(guī)律,其中包括礦物(如石膏、滑石、雄黃)、動物化石(如龍骨、石燕)及以有機物為主的礦物(如琥珀)。 ●礦物制品藥:指主要以礦物為原料經(jīng)加工制成的單味藥,多配伍應用(如白礬、膽礬)。 ●礦物藥制劑:指以多味原礦物藥或礦物制品藥為原料加工制成的制劑。中藥制劑里的“丹藥”即屬這類藥(如小靈丹、輕粉)。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幾味常用的礦物藥。為硫酸鹽類礦物硬石膏族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鈣(CaSO4·2H2O)。石膏首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為清解氣分實熱的首選藥。因其氣味辛甘大寒,臨床又被列為峻藥和猛藥。清代名醫(yī)陸懋修云:“藥之能起死回生者,惟有石膏、大黃、附子、人參。有此四藥之病一劑可以回春。舍此之外則不能?!标愂胯I在《本草秘錄》中指出:“石膏救死之藥也,用石膏能變死為生?!贬t(yī)圣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應用石膏組方有20方,最大劑量為1斤(約合現(xiàn)在250g),廣泛用于外感及雜病。為含硫酸鈉的天然礦物經(jīng)精制而成的結晶體。主含含水硫酸鈉(Na2SO4·10H2O)。主產(chǎn)于河北、河南、山東、江蘇、安徽等地。將天然產(chǎn)品用熱水溶解,濾過,放冷析出結晶,通稱“皮硝”。再取蘿卜洗凈切片,置鍋內加水與皮硝共煮,取上層液,放冷析出結晶,即芒硝。以青白色、透明塊狀結晶、清潔無雜質者為佳。芒硝經(jīng)風化失去結晶水而成白色粉末稱玄明粉(元明粉)。芒硝能瀉下攻積,且性寒能清熱,味咸潤燥軟堅,對實熱積滯,大便燥結者尤為適宜。常與大黃相須為用,以增強瀉下通便作用。為氧化物類礦物尖晶石族磁鐵礦的礦石。選擇吸鐵能力強者(習稱“靈磁石”或“活磁石”)入藥。生用或取凈磁石,照煅淬法煅至紅透,醋淬,碾成粗粉用。磁石質重沉降,入心經(jīng),能鎮(zhèn)驚安神;味咸入腎,又有益腎之功;性寒清熱,清瀉心肝之火。故能顧護真陰,鎮(zhèn)攝浮陽,安定神志。主治腎虛肝旺,肝火上炎,擾動心神或驚恐氣亂,神不守舍所致的心神不寧、驚悸、失眠及癲癇。

3,礦物藥的分類
根據(jù)礦物藥的來源不同、加工方法及所用原料性質不同等,將礦物藥分為三類?!≡V物藥:指從自然界采集后,基本保持原有性狀作為藥用者。按中藥分類規(guī)律,其中包括礦物(如石膏、滑石、雄黃)、動物化石、(如龍骨、石燕)及以有機物為主的礦物(如琥珀)。礦物制品藥:指主要以礦物為原料經(jīng)加工制成的單味藥,多配伍應用(如白礬、膽礬)。礦物藥制劑:指以多味原礦物藥或礦物制品藥為原料加工制成的制劑。中藥制劑里的“丹藥”即屬這類藥(如小靈丹、輕粉)。采用這種分類方法一則是中藥歷代就有這種分類的趨向,二則是為便于今后進一步分別研究;加快礦物藥發(fā)展的步伐。如原礦物藥性質、產(chǎn)出主要與地質學科聯(lián)系密切,礦物制品藥有的與化工部門產(chǎn)品是同出一源(如鉛丹),而礦物藥制劑主要屬于無機化學領域。這樣分類后,主要礦物組份相同的單味藥列為一味,而次要(或微量)元素不同或物理性狀不同的將分列為不同單味藥。也就是突出了礦物種和亞種的區(qū)分,使礦物組份和化學成分二者在礦物藥分類中各自起著獨立的作用。如大青鹽與光明鹽雖然均以石鹽為主要組成礦物,但化學成分不同分列為兩味,二者功能有異。滑石或陽起石等與其纖維狀的亞種不同,也分列為不同單味藥,它們的功能或毒副作用不同。這樣分類,并不排斥研究或應用礦物藥的不同學科依各自的目的作出不同的分類。如藥物學尚可按礦物藥的功能分為清熱解毒藥、利水通淋藥、理血藥,潛陽安神藥、補陽止瀉藥,消積藥、涌吐藥、外用藥等;或從礦物藥的主要陽離子種類劃分為汞化合物類、鐵化合物類、鋁化合物類、銅化合物類、鋁化合物類、砷化合物類、硅化合物類、鈣化合物類、鎂化合物類、鈉化合物類等。
4,幾種藥物的配伍
1、消炎藥:阿莫西林、甲硝唑最好別一起吃,前者是殺菌劑,后者是抑菌劑,同吃是禁忌
2、治胃病藥:雷尼替丁、保和丸前者治潰瘍,后者助消化,可以一起吃,但是建議中藥和西藥隔開些時間吃最好,因為中藥成分太復雜,一般會干擾西藥的吸收或者有引起化學反應的風險。
5,經(jīng)典中藥配伍藥對口訣100對最全中藥分類性味功效匯總
中藥即"傳統(tǒng)中醫(yī)"或"傳統(tǒng)中醫(yī)藥")是指以中醫(yī)藥理論為指導,有著獨特的理論體系和應用形式,用于預防和治療疾病并具有康復與保健作用的天然藥物及其加工代用品,主要包括植物藥、動物藥、礦物藥。中藥藥性理論即是研究中藥的性質、性能及其運用規(guī)律的理論。中藥藥性理論是中藥理論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氣、五味、歸經(jīng)、升降沉浮、有毒無毒等。 四氣,就是寒熱溫涼四種不同的藥性,又稱四性。它反映了藥物對人體陰陽盛衰、寒熱變化的作用傾向。為藥性理論重要組成部分,是說明藥物作用的主要理論依據(jù)之一。 五味,是指藥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種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療作用。有些還具有澀味或者淡味,因而實際上不止五種。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種滋味,所以仍然稱為五味。 辛:“能散,能行”,即具有發(fā)散,行氣行血的作用。 甘:“能補,能和,能緩”,即具有補益,和中,調和藥性和緩急止痛的作用。 酸:“能收,能澀”,即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 苦:“能泄,能燥,能堅”,即具有清泄火熱,泄降氣逆,通泄大便,燥濕,堅陰(瀉火存陰)的作用。 咸:“能下,能軟”,即具有瀉下通便,軟堅散結的作用。1. 柴胡得黃芩則寒,附子得干姜則熱。 2. 干姜得天花粉則治消渴。 3. 羌活得川芎則止頭痛,川芎得天麻則止頭眩。 4. 香薷得白扁豆則消暑。 5. 桑白皮得蘇子則止喘,杏仁得五味子則止嗽。 6. 防風得羌活則治諸風,蒼術得羌活則止諸痛。 7. 黃芩得連翹則解毒。 8. 半夏得姜汁則回痰,貝母得瓜蔞則開結痰。 9. 丁香得柿蒂、干姜則止呃,干姜得半夏則止嘔。 10. 枳實得黃連則能消心下痞,枳殼得桔梗則能使胸中寬。 11. 白術得黃芩則安胎。 12. 知母、黃柏得山梔子則降火,豆鼓得山梔則懊濃。 13. 陳皮得白術則補脾。 14. 附得蒼術則開郁結。 15. 人參得五味、麥冬則生腎水。 16. 烏梅得干葛則消酒。 17. 草果得山楂則消肉食,神曲得麥芽則能消食。 18. 木香得姜汁則散氣,烏梅得香附則順氣。 19. 桔梗得升麻則開提血氣。 20. 乳香得沒藥則止諸痛,芥子得青皮則治脅痛。21. 砂仁得枳殼則寬中。 22. 芍藥得甘草則治腹痛,吳茱萸得良姜則亦止腹痛。 23. 當歸得生地則生血,姜汁得京墨則止血,紅花得當歸則治血,歸尾得桃仁則破血。 24. 黃芪得附子則補陽,知母、黃柏得當歸則補陰。 25. 澤瀉得豬苓則能利水滲瀉,得白術則能收濕。 26. 大黃得芒硝則潤下。 27. 木香得檳榔則治后重。 28. 紫蘇配黃連得竹茹則能止嘔吐。 29. 蒲黃合五靈脂,名失笑散,能祛瘀止痛。 30. 當歸合 川芎,名佛手散,能行血活血。 31. 高良姜合 香附,名良附丸,能止胃痛。 32. 玄胡合 金鈴子,名金鈴子散,能治腹痛。 33. 吳茱萸合 黃連,名左金丸,能平肝制酸。 34. 肉桂合 黃連,名交泰丸,治心腎不交。 35. 女貞子合 旱蓮草,名二至丸,能補腎陰。 36. 半夏合 硫黃,名半硫丸,治虛冷便秘。 37. 知母合 貝母,名二母散,能清肺熱。 38. 破故紙合 肉蔻,名二神丸,止脾腎寒瀉。 39. 木香名 黃連,名香連丸,治紅白痢疾。 40. 枳實合 白術,名枳術丸,能健脾消痞。41. 芡實合 金櫻子,名水陸二仙丹,止遺精。 42. 黃柏合 蒼術,名二妙散,治濕熱成痿。 43. 枸杞合菊花,能明目。 44. 生姜合 紅棗,能調和營衛(wèi)〈氣血〉。 45. 赤石脂合 禹余糧,能澀大腸。 46. 半夏合 黃連,能寬胸止嘔,化痰濁郁結。 47. 柴胡和 黃芩,能清肝膽熱。 48. 桑葉合 菊花,能清頭風熱。 49. 柴胡合 白芍,能疏肝和肝。 50. 附子合 肉桂,能溫下元。 51. 黃柏合 知母,能清下焦?jié)駸帷? 52. 桑白皮合 地骨皮,能清瀉肺熱。 53. 丁香合 柿蒂,能止呃逆。 54. 鱉甲合 青蒿,能滋陰退骨蒸潮熱。 55. 杏仁合 貝母,能化痰止咳。 56. 山藥合 扁豆,能補脾止瀉。 57. 木香合 檳榔,能理氣止痛。 58. 杜仲合 續(xù)斷,治腰膝酸痛。 59. 半夏合 陳皮,能化濕痰。 60. 升麻合 柴胡,能提升中氣下陷。61. 常山合 草果,能治瘧疾。 62. 蔥白合 豆豉,名蔥豉湯,能通陽發(fā)汗。 63. 枳實合 竹茹,能和胃止嘔。 64. 黨參合 花粉,名參花散,治久嗽氣喘。 65. 茯神木合 乳香,名神香散,治筋攣疼痛。 66. 甘草合 綠豆,能解百毒。 67. 黃耆合當歸,名補血湯,治貧血及產(chǎn)后無乳。 68. 白芍合 甘草,名芍藥甘草湯,治拘攣腹痛。 69. 川芎合 土茯苓,治肝郁頭痛。 70. 川芎合 生石膏,名郁梁丸,治實熱上逆頭痛。 71. 臺烏合 益智仁,名縮泉丸,治小便頻數(shù)遺尿。 72. 香附合 黃連,名香連丹,治火郁胸滿痛。 73. 葵子和 砂仁,治乳癰。 74. 杏仁合 小茴香,治疝氣沖逆作痛。 75. 檳榔合 南瓜子,治絳蟲。 76. 甘草合 桔梗,名桔梗湯,治肺癰咳嗽,痰中有膿。 77. 生姜合 陳皮,治嘔吐不止。 78. 生姜合 竹茹,治呃逆不止。 79. 荊芥合 白礬,名三癇丸,治小兒驚風及癇證。 80. 荊芥合 槐花,名槐荊丸,治痔漏。81. 槐花合 黃芩,治婦人崩漏。 82. 側柏葉合 白芍,治婦人月經(jīng)過多。 83. 陳皮合 藿香,名回生散,治霍亂吐瀉。 84. 厚樸合 貝母,止咳嗽,開郁消食去脹。 85. 蛤粉合 青黛,名黛蛤散,治痰嗽面腫不寐,并小兒百日咳。 86. 白礬合 硫黃,治白癜風。 87. 白礬合 黃臘,名礬臘丸,治癰疽惡瘡。 88. 白礬合 皂角,名稀涎散,治痰涎壅盛,中風氣閉。 89. 皂角合 菖蒲,名皂莢散,治鼻寒不得喘息。 90. 百合合 冬花,名百花膏,治咳嗽痰中帶血。 91. 烏梅合 川椒,名殺蟲丸,治蛔蟲,蟯蟲。 92. 赤小豆合 當歸,治大便下血。 93. 血余炭合 百草霜,治婦女崩漏 94. 仙茅 仙靈脾合成二仙散,補命火,興陽事,配杜仲、續(xù)斷等以溫腎陽,助排卵 95. 蒲黃 五靈脂 即古方之失笑散,治一切瘀血腹痛 96. 龜甲 鹿角霜 陰陽和合通任督二脈 97. 三七 血竭 散瘀活血,消腫止痛止血,治淤血痛經(jīng),子宮內膜異位 98. 阿膠 蒲黃 琥珀 養(yǎng)血止血,活血化瘀,治療月經(jīng)過多,崩漏等 99. 紅藤 敗醬草 薏苡仁 清熱解毒,散結消癰,活血排膿,治療急慢性盆腔炎屬濕熱瘀滯 100. 杜仲 續(xù)斷 菟絲子 杜仲補肝腎,調沖任,續(xù)筋堅骨,治療肝腎不足、沖任不固之胎動、胎漏
6,礦石類藥物外敷時用什么溶液調制藥膏
石膏、朱砂、雄黃、硫磺、爐甘石、砒霜、硼砂、明礬、皂礬、麥飯石、花蕊石、赤石脂、禹余糧、青礞石、自然銅、海浮石、鐘乳石、磁石代赭石、紫石英、陽起石、1,磨碎的中藥調制成膏狀需蜂蜜就行了2,水狀的藥改成藥膏狀------ 什么都不用加 在火上熬至幾個小時.直到熬成膏藥為止.
7,清血八味片功效
蒙奇清血八味片是一劑古方,也是一劑民族藥(蒙藥),它的藥物成分有:寒水石(涼制)、紫草、土木香、瞿麥、梔子、甘草、人工牛黃、石膏等共計8味藥材。乍一看這8味藥材都不是非常名貴的藥材,但只要仔細一琢磨,就發(fā)現(xiàn)了該組方非常稀奇、獨特,既有植物藥(紫草、土木香等),又有動物藥(牛黃),還有礦物藥(寒水石、石膏),這種配伍方法是極其罕見的。它體現(xiàn)了中醫(yī)藥“單方為草,復方為藥”的特點,也體現(xiàn)了蒙藥“新、奇、特”的特色,它的臨床效果更是驚人:不僅清除血栓,還能清除血液垃圾,不僅快速,而且干凈、徹底,最終達到了治療心腦血管病及四高癥“見效快、療程短、治療徹底、不反彈、不復發(fā)”的目的。
8,藥物配伍什么意思
在配伍時,若發(fā)生不利于質量或治療的變化則稱配伍禁忌。藥物配伍恰當可以改善藥劑性能,增強療效,如選擇適當?shù)母郊觿┮允顾巹┓€(wěn)定,口服亞鐵鹽時加用維生素C可以增加吸收等。但是配伍禁忌也常發(fā)生。配伍禁忌分為物理性、化學性和藥理性三類。物理性配伍禁忌是指藥物配伍時發(fā)生了物理性狀變化,如某些藥物研合時可形成低共熔混合物,破壞外觀性狀,造成使用困難?;瘜W性配伍禁忌是指配伍過程中發(fā)生了化學變化,發(fā)生沉淀、氧化還原、變色反應,使藥物分解失效。藥理學配伍禁忌是指配伍后發(fā)生的藥效變化,增加毒性等。 藥品配伍禁忌是指:當應用一種藥物療效不佳時,就需要選擇其他的藥物進行合理的配伍。但并不是所有的藥品配伍都是合理的,有些藥品配伍使藥物的治療作用減弱,導致治療失?。挥行┧幤放湮槭垢弊饔没蚨拘栽鰪?,引起嚴重不良反應;還有些藥品配伍使治療作用過度增強,超出了機體所能耐受的能力,也可引起不良反應,乃至危害病人等。這些配伍均屬配伍禁忌。 追問: 這個看不懂`你就告訴我能不能混合一起使用` 回答: 可以混合使用,但若發(fā)生不利于質量或治療的變化時則是禁止使用的,具體還是要遵醫(yī)囑,不要亂投醫(yī)。 追問: 蒽謝謝!~是獸用非人用!~ 回答: 是藥三分毒,不同的藥的藥理不同,所以在混合配制時,有些藥的藥性會發(fā)生沖突的,所以即使是獸也要慎重配制,最好問問獸醫(yī)。其實人醫(yī)也會知道每種藥的藥性及配制禁忌,只是對獸或人的劑量使用上有差別。
9,關注一下中醫(yī)
《黃帝內經(jīng)》、《難經(jīng)》、《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和《傷寒雜病論》等四部書被稱為中醫(yī)的四大經(jīng)典著作,它們都是我國秦漢以前的醫(yī)藥經(jīng)驗總結。
《黃帝內經(jīng)》:《黃帝內經(jīng)》包括《素問》和《靈樞》各9卷。它分別從陰陽五行、天人相應、五運六氣、臟腑經(jīng)絡、病機、診法、治則、針灸等方面,結合當時哲學和自然科學的成就,作出了比較系統(tǒng)的理論概括和認識。迄今在診治學上仍具有指導意義。
《難經(jīng)》,全書共有81章。分別對脈法、經(jīng)絡流注、營衛(wèi)三焦、氣血盛衰、臟腑諸病、經(jīng)穴及用針的補瀉手法等方面作了比較深入的解釋和發(fā)揮,豐富和發(fā)展了《內經(jīng)》的學術理論,為后世有關中醫(yī)診斷、病理、經(jīng)絡和針灸等學術的發(fā)展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因其闡述了《內經(jīng)》的有關疑難問題,故名《難經(jīng)》。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本書共分3卷,收載藥物365種,除去重復的實際是中藥347種(其中植物藥239種、動物藥65種、礦物藥43種)。本書匯集了古時至漢代以前的藥物知識,分別用四氣(升降浮沉)五味(辛甘酸苦咸)概括藥物的性能和作用,根據(jù)有毒和無毒而將藥物分成益氣、補虛、除邪等上、中、下三類;創(chuàng)立了方劑的有關配伍方法;對于藥物的炮制、貯藏方法和經(jīng)驗也作了概括性的描述,雖其中也有某些錯誤的地方,但有關經(jīng)驗的總結卻奠定了中藥藥物學的理論基礎。
《傷寒雜病論》,東漢末年張仲景繼承了《內經(jīng)》、《難經(jīng)》等經(jīng)典的醫(yī)藥理論,結合自己長期的醫(yī)療實踐,正確掌握和靈活運用了"辨證論治"的診療法則,創(chuàng)立了許多寶貴的診治方法,總結發(fā)展成為我國第一部臨床醫(yī)學的偉大著作。后人將其分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部分,共16卷。
中醫(yī)的四大經(jīng)典著作,由于前人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故不論是基礎理論還是醫(yī)療實踐,至東漢時已確立了祖國醫(yī)學的理論體系和獨特的診療方法。這些都為以后中醫(yī)的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10,各種礦石浮選藥劑 配制方法及用量
浮選流程包括磨礦,分級,調漿及浮選的粗選、精選、掃選作業(yè)。有一段磨浮流程;分段磨礦-浮選的階段磨浮流程;精礦或中礦再磨再選流程。浮選產(chǎn)出粗精礦的作業(yè)稱粗選;粗精礦再選作業(yè)稱精選;尾礦再選作業(yè)稱掃選?;厥盏V石中多種有用礦物時,不同礦物先后浮選的流程稱優(yōu)先浮選或選擇浮選;先將有用礦物全部浮出后再行分離的流程,稱混合-分離浮選。工業(yè)生產(chǎn)時必須針對礦石的性質和對產(chǎn)品的要求,采用不同的藥方和浮選流程。 銅礦浮選 硫化銅礦物常用黃藥(捕收劑),松醇油(起泡劑)和石灰(調整劑)等藥劑處理后浮選,以與脈石及共生的硫化鐵礦物分離。大多采用優(yōu)先浮選。氧化銅礦一般用硫化鈉活化后再加黃藥浮選,或直接用脂肪酸作捕收劑浮選。上海有色金屬網(wǎng)( http://www.smm.cn) 鐵礦浮選 常用油酸、塔爾油、氧化石蠟皂或石油磺酸鹽為捕收劑(兼起泡劑),浮選赤鐵礦、褐鐵礦等礦物,稱鐵礦正浮洗;或用陽離子胺類捕收劑浮選石英,或用陰離子捕收劑浮選經(jīng)鈣離子活化的石英,稱鐵礦反浮選??捎眯跄?脫泥-反浮選工藝處理細粒浸染鐵礦石。 各種浮選工藝的理論基礎大體相同,即礦粒因自身表面的疏水特性或經(jīng)浮選藥劑作用后獲得的疏水(親氣或油)特性,可在液-氣或水-油界面發(fā)生聚集。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是泡沫浮選法。礦石經(jīng)破碎與磨碎使各種礦物解離成單體顆粒,并使顆粒大小符合浮選工藝要求。向磨礦后的礦漿加入各種浮選藥劑并攪拌調和,使與礦物顆粒作用,以擴大不同礦物顆粒間的可浮性差別。調好的礦漿送入浮選槽,攪拌充氣。礦漿中的礦粒與氣泡接觸、碰撞,可浮性好的礦粒選擇性地粘附于氣泡并被攜帶上升成為氣-液-固三相組成的礦化泡沫層,經(jīng)機械刮取或從礦漿面溢出,再脫水、干燥成精礦產(chǎn)品。不能浮起的脈石等礦物顆粒,隨礦漿從浮選槽底部作為尾礦產(chǎn)品排出,圖1為泡沫浮選過程示意圖。有時,將無用礦物顆粒浮出,有用礦物顆粒留在礦漿中,稱為反浮選,如從鐵礦石中浮出石英等。在礦石中有銀,鉛鋅礦,白鎢,錫。請問浮選流程和使用藥劑情況。謝謝啦

【內容整理自網(wǎng)絡,若有侵權請聯(lián)系微信{chihuoyunnan}刪除,{因為內容來自網(wǎng)絡}凡涉及中藥秘方或者處方,需要請專業(yè)醫(yī)生驗證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亂用,本內容只是整理自網(wǎng)絡的參考信息】